今天是

人防办“三万”驻村茨塘村经济发展情况汇报

信息来源:鄂州人防 日期:2015-02-28
            一、茨塘村基本情况及现状

(一)自然情况:茨塘村位于燕矶镇,全村共有11个自然湾,下辖11个村民小组,有538户,总人口2728人,其中青壮年劳动力1300余人,占人口比例47%。茨塘村所辖区国土面积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94亩(其中水田795亩,旱地199亩),旱地只占总面积的20%,主要以种植水稻、棉花、蔬菜等为主。因茨塘村位于燕沙公路两边,一半以上耕地被征用来发展集镇中心的政治文化经济建设,建设了茨塘村办公楼、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卫生室等单位,规划了中学、小学、幼儿园等公用公益建筑设施。全村毗邻长江黄金水道,燕沙公路横穿全村,交通十分便捷,其地理环境得天独厚。

(二)组织建设情况:茨塘村党总支分8个党小组,现有党员78人,其中女党员16名。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村支部书记张治华,副书记胡德俭、支部委员副书记彭益生、村委会主任刘炎元、计生专干周桃英。

(三)经济发展情况:由于整个燕矶镇已纳入鄂州市城东新区的规划,茨塘村这几年来土地已基本被征用完毕,只有少数几个湾组尚存少量的农田和菜地。农民主要经济来源一方面是获得的土地征用补偿款,另一方面是全村80%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工业、运输业。还有部分农民从事金刚石刀具家庭作坊模式加工行业的,产品技术含量低,市场竞争力弱,销售渠道单一。现在的茨塘村大部分农民目前生活水平有大幅提高。村集体经济收入2013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7万元左右(其中财政转移支付6.40万元:镇支付4人工资.聘请二名工作人员工资及办公经费自酬,没有其它为固定资产租赁收入),在该镇是排最后一位。由于前几年引进4家企业(砖块厂.水磨厂.锈花厂)都因各种原因倒闭,目前该村尚有村级债务260万(有待考证)。所以没有企业支撑,从支出项目来看,过去村集体支出主要集中在村干部报酬、办公经费、水电路维护开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等几个方面。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除了一次性投入的村庄整治费用外,还要付出长效保洁费用。每年用于长效保洁的费用大概在5-10万元,给村级经济带来了较重的资金压力。

(四)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塘村利用位居燕沙公路的有利优势,争取政策支持,多方筹集资金,实现了全村湾组间道路基本相通,目前进村三条进湾路只有基础路基(1400米);茨塘村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备,村村户户已通自来水、道路硬化5公里、村级活动场所面积达410平米。已投资兴办茨塘小学,村卫生室。

(五)新农村建设情况:茨塘村分为11个小组,总共20口塘,修建改造了10个当家塘,没有统一维修规范护栏;在落实“清洁乡村、美化家园”活动中,各小组都建设了标准化的垃圾房,实现了垃圾集中收集、堆放和转运;通过水利工程改造,修建完善了田间水渠,建泵站2个。今年燕矶镇规划建设4个新社区,茨塘村还处在征地协调阶段,新社区项目推进缓慢,存在“等一等,看一看”的观望态度,还没有认识到社区建设在实现城乡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

二、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几天的访民情中,了解到茨塘村在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生活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明显提高、发展环境逐步改善,成了人人羡慕、富裕的城中村。但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一些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

1、失地后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突出,需要争取政策研究解决方案。 村每年被征用土地发展建设,人均耕地越来越少,失地农民越来越多,以前那种自给自足的小农生活被打破,随着医疗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推广,农民“看病难”问题已经得到了很好的化解,但是还没有真正达到温总理所说的“看病不贵”的那种境地,看不起病对农村老年人来说依然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大病返贫的农民、失地的农民的就业、村民最关心的就是60岁以后的养老问题。当前农民参保的都是满60岁后拿基本的养老金55元,显然这笔钱难以保障老年的生活,这也致使茨塘村再做征地协调工作越来越难,农民不愿再出让已经剩下很少的土地,土地流转工作也很难开展(因茨塘村是丘陵地带也很难使行土地流转)。

2、基层党建制度基本完善,但发挥作用还不明显。茨塘村基层党建工作经换了几届村委班子(7月又是换届的时候,大家工作的态度有点不积极)。各项党建制度基本完善,党组织的凝聚力不够,全村78名党员中, 60岁以上的老党员占一半以上。还有30%以上的党员在外在务工,老龄党员管理较难,有的年龄大,身体不好,无法参与村里的事务,加上文化水平不高,不愿意参与理事议事;年轻党员多数外出打工,无法参加党组织活动,流离于党组织的管理之外;党组织开展活动难,老党员不愿参加,年轻党员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党员也有少数意识淡薄,经常出现党员会议难以召集的尴尬情况。另外,一些党员长期不学习,知识没有更新,能力欠缺,素质不高,党性弱化,没有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3. 开展农村互助养老工作。按照“六室一场”的标准建设农村互助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会员制管理模式没有,村空巢老人、留守老年人提供健身、休闲、情感交流、卫生保健及法律维权等活动场所也少。

4. 干部素质不高,发展人才匮乏。村干部文化层次普遍较低,发展意识不强,经营管理能力有限,因此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力不从心。不少村干部整天忙于应付上级布置的工作和家庭事务,很少有时间谋划村里发展大计,对发展村集体经济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村民经济上富裕了,但精神上却空虚了。在思想素质方面,普遍存在着眼眼前,小富即安的心里,安于现状,缺乏干大事的开拓精神;在文化素质方面,农村人普遍不重视教育,认为上大学也找不到工作,还不如早点打工赚钱;在精神生活方面,村民缺乏文化娱乐设施,即使有公共场所,也是形同虚设,留守在家里的大多数妇女还有部分没有外出打工的年轻人整天靠聚在一起喝酒、打麻将虚度闲暇时光,缺乏先进文化传播的氛围;部分村民思想观念落后,有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有的生活富裕后,忘记了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超生欲望强烈(近期各村搞三查)。

三、茨塘村2014—2015年要做的几件事

1.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系统地保障农民失地以后面临的各种风险。

2.开展“三边”绿化植树和生态景观带建设,植入1500株樟树.红叶枫,提升美丽乡村建设水平。

3.完善水利工程。一是协调推进2个泵站建设,二是550米引水渠维修改造,三是改造一口三亩以上当家塘。为群众提供农田灌溉水源(因城际铁路.土地平整项目,老百姓只靠天种田)。

4.切实解决贫困户的生活困难。争取政策、资金帮助,解决11户低保户的生活困难问题,帮助贫困学生申请入学奖学金。

5.争取区交通局项目资金指标,维修三条进湾1400米道路(区交通局同意400米,其余自行解决)。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19 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8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地址:寒溪路19号 联系人:程香 电话 027-5308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