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人生本末:定、静、安、虑、得

信息来源:鄂州人防 日期:2017-04-05
 

大学》原文:“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段话说得非常好,里面有几个字需要解释一下,“知止”,“止者,所当止之地”,也就是前面提到的至善之处。也就是说,你要做到上面说的“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三个目标,首先你就要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也就是追求一种至善圆满的人生境界。

有了这个目标有什么好处呢?“知止而后有定”,有了目标之后,你的人生也就有了努力方向了,就不在那么迷茫了。

那我们做人做事也是这样,我们这一生要做一个怎样的人呀?这个你得有方向,有目标。如果你的人生没有明确的努力方向,那么在这样一个躁动不安的时代里,在诱惑非常多的情况下,人是很容易随波逐流,在红尘中迷失自我。

为什么会迷失?方向感不强。今天觉得当官很好,就考公务员,做官;明天又觉得当老板赚钱挺多,也不错;后天又看到别人做学问也挺好,也要模仿,总之,权力也想要,金钱也想要,名气还想要,啥都想要。这就像一个人走路没方向一样,一会儿往东,一会儿往西,没目标,没定力,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干啥。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地做事,看上去也挺忙活,可是,这些努力方向并不一致,不能形成正向的叠加效果,所以常常会事倍功半,甚至是劳而无功。这就违反了“知止而后有定”的道理。

“知止而后有定”之后,“定而后能静”,什么是静?“心不妄动是为静”,有了定力之后,心也就安静下来了,不再胡思乱想、妄动不已了;

“静而后能安”,安就是安心,不再胡思乱想了,内心也就安定了。

“安而后能虑”,虑指的是处事精准、周详,内心安静了,就更能从容而笃实地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也更容易把事情做对、做好。

“虑而后能得”,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对了,做好了,种下了善因,自然会得到善果,这样的播种和收获,让人心安理得。

知止,定,静,安,虑,得,《大学》中所阐述的这个次序,是我们学习、工作、创业乃至修身、齐家、治国的一个总方法,它是我们追求生命境界不断提升的一个总程序设计,也是我们获得幸福人生的总体理论路径。

这一节的最后一句:“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这句话是对上面两段文字的总结,那什么是本?什么是末呢?对我们的人生来说,“明德为本,亲民为末”,就是说人生的根本目的,应该是把我们本有的美好德行发扬光大,而不断进步,获得成果,则是在我们弘扬美好德行的副产品。

高晓松说过一句话:“生命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诗歌和田野。”其实人生的理想状态,就应该是在追求远方的诗歌和田野的过程中,捎带着就把吃喝拉撒这些基本生存的问题解决掉。要让理想照亮现实,而不是被现实束缚住了理想。

要在弘扬美好德行的过程中,让内心充满了力量,从而让平凡的日子有了诗意;而不要让琐碎庸常的现实生活囚禁了我们的梦想和追求。树立远大理想为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获得幸福的人生为末;弘扬道义为本,追逐利益为末;修身为本,成才为末。这就是我们人生的本末。大家可以考虑考虑,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是否搞清了这个本末关系?有没有本末倒置?

再看“事有终始”,何为始?何为终?“知止”为始,“能得”为终,确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为幸福人生的开始,取得可喜的成果为终。这一条很好理解,很多成功的人物,都是因为他们很好就有远大的抱负,在远大抱负的感召和推动下,他们孜孜不倦,百折不回,长期坚持之后取得了可喜的人生收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19 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8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地址:寒溪路19号 联系人:程香 电话 027-53083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