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011217651/2022-02667 | 发文字号: | 无 | 发文日期: | 2022年07月15日 |
发文单位: | 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 | 发布日期: | 2022年07月15日 | 效力状态: | 有效 |
生效日期: | 2022年07月15日 | 失效日期: |
DB42/T 1891—2022
人防工程防护及防化通风设备安装标准
Code of practice for installation of protection and chemical protection ventilation equipment in civil air-defence works
2022-06-28发布 2022-08-28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言
引言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设计
4.1 一般规定
4.2 建筑设计
4.3 结构设计
4.4 通风设计
4.5 给水排水设计
4.6 电气设计
5 设备设施安装
5.1 一般规定
5.2 防护设备安装
5.3 防护通风设备安装
5.4 给水排水设施安装
5.5 电气设施安装
6 设备设施检测
6.1 一般规定
6.2 防护门类设备检测
6.3 防护通风设备检测
6.4 给水排水设备检测
6.5 电气设备检测
6.6 主体结构检测
7 设备设施维护
7.1 一般规定
7.2 防护设备维护
7.3 防护通风设备维护
7.4 给水排水设施维护
7.5 电气设备维护
参考文献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建三局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武汉市人防工程专用设备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审查人:邓卫兵、费中平、梁为民。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丰细江、吴立、彭国东、任昊、韩阳昱、张渺、魏星、黄鹏、汪娇娇、张格、赵程勇、郑国庆、巴永刚、杨锐、张圣心、刘先平、於志斌、陈磊、靖志平、余中华、胡红军。
本文件实施应用中的疑问,可咨询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联系电话:027-87239332,邮箱:1947126696@qq.com。对本文件的有关修改意见和建议请反馈至中建三局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联系电话:027-87898933,邮箱:93346414@qq.com。
引言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人民防空工程战术技术要求》、《湖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办法》(2016年修订版)、《湖北省人民防空工程管理规定》(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411号)、《人防工程新材料防护设备生产销售安装管理办法(暂行)》的要求,为规范人防工程防护及防化通风设备的设计、安装、检测及维护,充分发挥人防工程防护设备设施的功能、性能,实现人防工程的战备效益和社会效益,特编制本文件。
本文件的制定,对规范全省人防工程防护及防化通风设备生产安装企业,履行质量责任行为,加强人防工程防护及防化通风设备在进场、安装、竣工验收各个环节的质量工作,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法规依据。
人防工程防护及防化通风设备安装标准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人防工程防护及防化通风设备的设计、安装、检测及维护的一般规定及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新建、改建、扩建的5级、6级各类人防工程。地铁区间防护门框、门扇安装技术要求应由人防专业设计根据其构造给出,防护设备安装单位应依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14295 空气过滤器
GB/T 1888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38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
GB 50067 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9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08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GB 50134 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222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43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75 风机、压缩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32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标准
GB 55019 建筑与市政工程无障碍通用规范
RFJ 01-2014人民防空工程设备设施标注和着色标准
RFJ01-2015人民防空工程质量验收与评价标准
RFJ 04-2009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试验测试与质量检测标准
RFJ 001-2018人民防空工程复合材料(连续玄武岩纤维)防护设备质量检测标准
RFJ 003-2021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产品与安装质量检测标准(暂行)
RFJ004-2021人民防空工程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防护设备质量检测标准(暂行)
RFJ 013-2010 人民防空工程防化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GB 50038、GB 50225、RFJ 013-201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人防工程 civil air defence works
即指人民防空工程。包括为保障战时人员与物资掩蔽、防空指挥、医疗救护等单独修建的地下防护建筑,以及结合地面建筑修建的战时可用于防空的地下室。
3.2
防护设备 protective equipment
为防止冲击波、毒剂等通过而设置于孔口或管线上的设备。
3.3
防护门 blast door
能阻挡冲击波通过的门。
3.4
防护密闭门airtight blast door
既能阻挡冲击波又能阻挡毒剂通过的门。
[来源:GB 50038-2005,2.1.35]
3.5
密闭门 airtight door
能阻挡毒剂通过的门。
[来源:GB 50038-2005,2.1.36]
3.6
防护密闭封堵板 airtight blast shutter
临战安装、具有防护密闭功能的封堵组件。
3.7
隔绝式防护isolated type protection
依靠防护密闭设施,将工程内部与外界受染空气隔绝的防护方式。
[来源:RFJ 013-2010,2.0.11]
3.8
防爆波活门blast valve
简称活门。装于通风口或排烟口处,在冲击波到来时能迅速自动关闭的防冲击设备。
3.9
自动排气活门automatic exhaust valve
超压自动排气活门的简称。靠活门两侧空气压差作用自动启闭的具有抗冲击波余压功能的排风活门。能直接抗冲击波作用压力的自动排气活门,称防爆自动排气活门。
3.10
密闭阀门airtight valve
保障通风系统密闭防毒的专用阀门。包括手动式和手、电动两用式密闭阀门。
[来源:GB 50038-2005,2.1.53]
3.11
气密测量管 air tightness measuring tube
预埋在工程口部各道密闭隔墙上用以测定口部气密性或取样用的穿墙短管。
[来源:RFJ 013-2010,2.0.1]
3.12
增压管 booster tube
清洁式进风与滤毒式进风呈并联的进风系统中,位于通风机出口管与清洁式进风管上两密闭阀门之间的连接管。
[来源:RFJ 013-2010,2.0.2]
3.13
测压管pressure measuring tube
工程主体内的测压装置与外界大气之间的连接管。
[来源:RFJ 013-2010,2.0.3]
3.14
过滤吸收器 filter absorber
滤除受染气流中的毒剂、生物战剂和放射性灰尘的过滤器。
[来源:RFJ 013-2010,2.0.17]
3.15
防爆地漏blastproof floor drain
战时能防止冲击波和毒剂等进入人防工程室内的地漏。
[来源:GB 50038-2005,2.1.57]
4 设计
4.1 一般规定
4.1.1 人防工程和设施的设置应满足人民防空工程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总体要求,并遵循场地安全、交通便利和出入方便的原则。设计应根据人防工程种类,合理采取相应的防护、防化措施。防护、防化设施使用应因地制宜、平战结合,集约利用资源。
4.1.2 人防工程防护、防化设施应保障安全,长期备用,便于管理。
4.1.3 人防工程应保证其密闭性,人防围护结构,即人防底板、人防外墙、临空墙、门框墙、密闭隔墙、人防顶板等围护结构均宜采用防水混凝土进行浇筑。
4.1.4 工程口部、防护密闭段、采光井、水库、水封井、防毒井、防爆井等有防护密闭要求的部位,应一次整体浇筑混凝土,人防工程所有部位不允许后开洞。
4.1.5 施工缝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顶板、底板不宜设施工缝,顶拱、底拱不宜设纵向施工缝;
b) 侧墙的水平施工缝应设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500 mm的墙体上;当侧墙上有孔洞时,施工缝
距孔洞边缘不宜小于300 mm;
c) 当采用先墙后拱法时,水平施工缝宜设在起拱线以下300 mm~500 mm处;当采用先拱后墙法时,
水平施工缝可设在起拱线处,但必须采取防水措施;
d) 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
4.1.6 人防工程战时防护通风设计应按防护单元设置独立的系统。
4.1.7 人防工程战时防护通风设计应与上部建筑的通风系统分开设置。
4.1.8 人防工程战时防护通风设计选用的设备及材料,除应满足防护和使用功能要求外,还应满足防潮、卫生及平时使用时的防火要求,且便于施工安装和维修。
4.1.9 人防工程战时防护通风设计,宜根据房间功能,分别对设备、设备房间及管道系统采取相应的减噪措施。
4.1.10 人防工程选用的滤尘、滤毒等防化设备应是经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认证、具有人防专用设备生产资质厂家生产、在湖北省人民防空办公室备案,列入国家人民防空主管部门《人民防空专用设备产品目录》并经相关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产品。
4.1.11 引入人防工程的空调水管和采暖管道,在穿过人防围护结构时应采取可靠的防护密闭措施,并应尽可能避开人防工程的重要部位(如防毒通道、密闭通道等),防护密闭措施应符合本文件第4.5.5~4.5.8条的规定。
4.1.12 电气设计除应满足战时用电的需要外,还应满足平时用电的需要。
4.1.13 电气设备应选用防潮性能好的定型产品。
4.2 建筑设计
4.2.1 防护、防化设备安装的防火要求
4.2.1.1 人防工程的耐火等级、防火分区、安全疏散、防排烟设施、房间内部装修等应符合GB 50098和GB 50016的规定。
4.2.1.2 设置在人防工程内的汽车库、修车库,其防火设计应按GB 50067的规定执行。
4.2.1.3 防火分区的划分宜与防护单元相结合。
4.2.1.4 人防防护、防化设置应满足平时防火要求,并符合下列规定:
a) 防火墙被防护、防化设备破坏其完整性时应采取有效的防火处理,如加装防火门、窗、防火卷帘或采取防火封堵措施等,加装的防火措施应有利于平时和战时两种工况下的快速转换;相同工况下需要同时朝向同方向开启的防火门和防护设备不应套装在一起;
b) 柴油发电机房与电站控制室之间的密闭观察窗除应符合防护密闭要求外,还应达到甲级防火窗的性能;
c) 柴油发电机房与电站控制室之间的连接通道处,应设置一道常闭甲级防火门;
d) 柴油发电机房的贮油间,墙上应设置向疏散方向开启的防火门,其地面应低于与其相连接的房间(或走道)地面150 mm~200 mm或设门槛;
e) 平时通行和疏散通道上的人防门及平时通风井口的人防门应设置固定支撑,保证平时状态下能完全开启,不影响防火疏散和进风、排风。
4.2.1.5 穿过防火墙或设置有防火门的隔墙处的管道和管线沟,应采用A级防火材料将空隙填塞紧密。
4.2.1.6 当采用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代替甲级防火门时,应选用相应等级的防护防火门、防护防火密闭门或防火密闭门,其耐火性能应符合甲级防火门的要求,且不应用于平战结合公共场所的安全疏散出入口处。
4.2.2 防护、防化设备安装的装修要求
4.2.2.1 装修工程应根据使用功能等要求,采用节能、环保型装修材料,且应符合GB 50016、GB 50325的规定。
4.2.2.2 人防工程的内部装修应按GB 50222的规定执行。
4.2.2.3 防护、防化设备的油漆应根据战时及平时的功能需要,并按适用、经济、绿色、美观的原则确定,其色彩、饰面材料的处理上应有利于改善人防工程的环境条件。
4.2.2.4 人防工程室内的装饰不应降低人防工程的抗力要求,不应影响防护、防化设备的战时功能和平时检修。
4.2.2.5 防空地下室的顶板不应抹灰。平时设置吊顶时,应采用轻质、坚固的龙骨,吊顶饰面材料应方便拆卸。密闭通道、防毒通道、洗消间、简易洗消间、滤毒室、扩散室等战时染毒区域,其墙面、顶面、地面均应平整光洁,易于清洗。
4.2.2.6 设置地漏的房间和通道,其地面坡度不应小于0.5 %,坡向地漏,且其地面应比相连的无地漏房间(或通道)的地面低20 mm。
4.2.2.7 柴油发电机房、通风机房、水泵间及其它产生噪声和振动的房间,应根据其噪声强度和周围房间的使用要求,采取相应的隔声、吸声、减震等措施。
4.2.2.8 防护、防化设备的钢材表面应作涂料防护,并应符合RFJ 01-2014的规定。
4.2.3 防护、防化设备安装的工程内部构造要求
4.2.3.1 人防工程的围护结构防水等级及技术要求应符合GB 50108的规定,并应设排水设施;出入口、窗井、下沉庭院、风井等应有防止涌水、倒灌的措施。
4.2.3.2 当有无障碍要求时,防护设备的安装应符合GB 55019的规定。防护设备安装处应留有安装及维护检修通道。
4.2.3.3 人防门应开启方便、坚固耐用。开向疏散走道及楼梯间的门扇开启后,不应影响走道及楼梯平台的疏散宽度。
4.2.3.4 无障碍通行的路线上,人防门不应设挡块和门槛,门洞净宽不应小于1.2 m,门口有高差时,高度不应大于15 mm,并应以斜面过渡,斜面的纵向坡度不应大于1:10。
4.2.3.5 单扇人防门开启(最小90°开启)要求门前门洞宽度+500 mm范围内无阻挡,门洞上方要求400mm范围内无阻挡。双扇人防门开启(最小90°开启)要求门洞半宽+600 mm范围内无阻挡,门洞上方要求500 mm范围内无阻挡。门开启后应根据选取门的类型考虑500 mm~1000 mm的门扇停放空间。人防门的安装应避免对平时功能和消防安全产生破坏。
4.2.3.6 生活饮用水水池(箱)的材质、衬砌材料和内壁涂料不应影响水质。
4.2.3.7 通风机房、吊装设备及暗装通风管道系统的调节阀、检修口、清扫口应满足运行时操作和检修的要求。
4.2.3.8 当人防电站控制室及人防战时配电室开间大于7.0 m时,至少应设2个出入口,其中一个出入口的防火门门洞净宽及通道的大小应满足运输配电柜的需要,否则应预留运输条件。
4.2.3.9 人防工程出入口、吊装孔、检修口上方宜设有防坠落设施(如周围加装栏杆、设置防坠网等)。
4.2.3.10 人防集水坑的设置除满足人防防护要求外,还应不影响平时人员通行和无障碍要求。
4.2.3.11 从室外地面至多层地下室底层的外附壁式防爆波电缆井,宜在井内每层地下室的层高处设置钢筋混凝土楼板及人孔,防止人员高空坠落。
4.2.3.12 吊装孔作为人防运输大型设备的运输口,宜设置于建筑物投影范围之外,不影响平时人员通行和无障碍要求,吊装孔内应有防坠落措施。
4.2.3.13 人防风井应具有防洪、防雨、防小动物进出和人员攀爬及防坠落措施。风井宜与地面景观结合设计,不应影响平时消防和安全。
4.3 结构设计
4.3.1 门槛做法
4.3.1.1 固定门槛做法
固定门槛做法见图1。
固定门槛做法见图1。
标引序号说明:
h ——门框下档梁宽度;
a ——建筑面层厚度;
d1 ——门扇安装需求高度。
注:未注明钢筋做法、直径、间距详见设计图纸。
固定门槛做法
活门槛做法
底板有回填且回填厚度大于或等于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时门槛钢筋做法见图2。
标引序号说明:
h ——门框下档梁宽度;
h1 ——副档梁宽度;
d2 ——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
a ——建筑面层厚度。
注:未注明钢筋做法、直径、间距详见设计图纸。
活门槛做法(一)
底板无回填或回填厚度小于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时门槛做法:
人防门洞宽度小于或等于2 m的门槛做法见图3;
标引序号说明:
h ——门框下档梁宽度;
h1 ——副档梁宽度;
a ——建筑面层厚度;
a1 ——后浇施工槽深度(a1=d2-a);
d2 ——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
注:未注明钢筋做法、直径、间距详见设计图纸。
活门槛做法(二)
人防门洞宽度大于2 m的门槛做法见图4。
标引序号说明:
h ——门框下档梁宽度;
h1 ——副档梁宽度;
a ——建筑面层厚度;
a1 ——后浇施工槽深度(a1=d2-a);
d2 ——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
注:未注明钢筋做法、直径、间距及α详见设计图纸。
活门槛做法(三)
封堵框做法
底板有回填且回填厚度大于或等于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时封堵框做法见图5。
标引序号说明:
h ——门框下档梁宽度;
h1 ——副档梁宽度;
d2 ——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
a ——建筑面层厚度。
注1:未注明钢筋做法、直径、间距详见设计图纸;
注2:a)、b)用于防空地下室在地下室最下层时,c)、d)用于防空地下室在中间楼层时。
封堵框做法(一)
底板无回填或回填厚度小于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时封堵框做法见图6。
标引序号说明:
h ——门框下档梁宽度;
h1 ——副档梁宽度;
a ——建筑面层厚度;
a1 ——后浇施工槽深度(a1=d2-a);
d2 ——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
未注明钢筋做法、直径、间距及α详见设计图纸。
注2:a)、b)用于防空地下室在地下室最下层时,c)、d) 用于防空地下室在中间楼层时。
封堵框做法(二)
后浇施工槽做法
当工程底板无回填或回填厚度小于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时,施工单位在浇筑人防防护段底板混凝土时应预留后浇施工槽。后浇施工槽预留宽度为“下门槛梁钢筋外缘宽度+2b”,预留深度为a1。b取值应符合下列要求:当人防门洞宽度B不大于2000 mm时,b取100 mm。当人防门洞宽度B大于2000 mm时,b取200 mm;后浇施工槽在浇筑时,新老混凝土的结合面应凿毛,浇灌前应将结合面洗刷干净、湿润,刷两道水泥浆。
标引序号说明:
h ——门框下档梁宽度;
h1 ——副档梁宽度;
a ——建筑面层厚度;
a1 ——后浇施工槽深度(a1=d2-a);
c ——封堵槽宽度。
后浇施工槽尺寸要求
顶板预埋水管的防护做法
顶板厚度不满足水管预埋高度时的顶板防护做法见图8。
排水管位置详见水施。
未注明钢筋做法、直径、间距及α详见设计图纸。
顶板防护做法
预埋吊环要求
顶板预埋吊环应采用Q235B或HPB300级光圆钢筋制作。当非人防区为空心板结构时,预埋吊环一侧的顶板应按人防区板厚和配筋外延一跨;吊环预埋做法应按照第5.2.3.3图26的要求,当吊环在非人防区时,应在吊环两侧各附加一根φ16钢筋加强。
通风设计
穿过防护密闭墙的通风管,应采取可靠的防护密闭措施,并应在土建施工时一次预埋到位。设置在染毒区的进、排风管,应采用不小于3 mm厚的钢板焊接成型,其抗力和密闭防毒性能必须满足战时的防护要求,且风管应按0.5 %的坡度坡向室外。
人防工程的防毒监测取样装置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在滤毒室内进入滤毒风机的总进风管上和过滤吸收器的总出风口处设置DN15 mm(热镀锌钢
管)的尾气监测取样管,取样管末端应设截止阀;
b) 在滤尘器前,设置DN32 mm(热镀锌钢管)的空气放射性监测取样管(乙类人防工程可不设)。该取样管口应位于风管中心,取样管末端应设球阀;
c) 在油网滤尘器、过滤吸收器的前后分别设置DN15 mm(热镀锌钢管)的压差测量管,其末端
应设球阀;
d) 当战时清洁式进风与滤毒式进风合用风机或战时清洁式进风与滤毒式进风分设风机但风机前设有集气箱时,应设DN25 mm(热镀锌钢管)的增压管及球阀;
e) 在防化通信值班室应设置测压装置。该装置可由倾斜式微压计、连接软管、铜球阀和通至防护区外的测压管组成。测压管应采用DN15 mm热镀锌钢管,其一端在防化通信值班室通过铜球阀、橡胶软管与倾斜式微压计连接,另一端则引至防护区外空气零点压力处,且管口向下。测压装置也可选用符合使用要求的其他类型,量程可选用0 Pa~200 Pa;
f) 在每个口部的防毒通道、密闭通道的防护密闭门门框墙、密闭门门框墙上设置DN50 mm(热镀锌钢管)的气密测量管;
g) 滤毒式进风风机前应设风量调节阀及风量测量装置,风量测量装置应带有数字显示功能。
过滤吸收器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型号、规格和数量应根据滤毒通风时的新风量确定;
b) 额定风量不准许小于通过该过滤吸收器的风量;
c) 选用多台过滤吸收器时,宜选择同型号设备,并宜保证通过每台过滤吸收器的流量均衡;
d) 平时不使用时,过滤吸收器可只就位、不拆封,连接管端口采用带法兰的盲板封堵。
油网滤尘器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型号、规格和数量应根据最大新风量确定;为避免油网滤尘器的通风阻力过大,单个滤尘器的通风量宜取800 m³/h~1200 m³/h;
b) 当滤尘器数量不大于4块时,宜采用管式安装;当滤尘器数量大于4块时,宜采用立式安装。
自动排气活门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型号、规格和数量应根据滤毒通风时的排风量确定;
b) 选用多个自动排气活门时,活门的型号和规格应相同;
c) 应与室内的通风短管(或密闭阀门)在垂直和水平方向错开布置;
d) 不应设在密闭门的门扇上。
密闭阀门的选用和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a) 防化级别为甲、乙级的人防工程应选用手、电动两用密闭阀门,防化级别为丙级的工程宜选用手、电动两用密闭阀门;
b) 沿气流方向,进风管段第一道密闭阀门、排风管段第二道密闭阀门均宜靠近扩散室设置;
c) 型号、规格应根据通风量,用假定流速法(风速宜取6 m/s~10 m/s)计算阀门的内径;
d)密闭阀门安装时,预埋短管直径应与阀门实际内径相一致。双连杆型密闭阀门的实际内径见表1。D40J-0.5型密闭阀门的实际内径见表2。
双连杆型密闭阀门公称直径与实际内径对照表
单位:(mm)
阀门规格(公称直径) |
阀门实际内径 |
阀体厚度 |
DN200 |
200 |
152 |
DN300 |
300 |
170 |
DN400 |
400 |
216 |
DN500 |
500 |
229 |
DN600 |
664 |
275 |
DN800 |
860 |
300 |
DN1000 |
1100 |
380 |
D40J-0.5型密闭阀门公称直径与实际内径对照表
单位:(mm)
阀门规格(公称直径) |
阀门实际内径 |
阀体厚度 |
DN150 |
166 |
92 |
DN200 |
215 |
118 |
DN300 |
315 |
145 |
DN400 |
441 |
175 |
DN500 |
560 |
225 |
DN600 |
666 |
275 |
DN800 |
870 |
290 |
DN1000 |
1090 |
300 |
给水排水设计
防爆地漏和防爆波清扫口均应采用铜质或不锈钢材质。
防爆地漏或防爆波清扫口安装在受冲击波影响的人防工程排水处。
防爆地漏和防爆波清扫口应通过抗爆性能测试和密闭检漏测试,其抗爆压力应符合人防工程抗力级别要求。
防空地下室给水排水及供油管道管材应符合下列要求:
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给水管道应采用钢塑复合管或热镀锌钢管;
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排水管道应采用钢塑复合管或其它经过可靠防腐处理的钢管;埋入结构层的排水管道应采用机制排水铸铁管或热镀锌钢管,热镀锌钢管宜采用螺纹连接;
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油管应采用无缝钢管或热镀锌钢管。无缝钢管宜采用焊接连接,热镀锌钢管宜采用螺纹连接。油管采用螺纹连接时,填料应采用甘油和红丹粉的调和物,不应采用铅油麻丝;油管与阀门及设备的连接采用法兰连接,法兰连接的垫板,应采用两面涂石墨的石棉纸板,不应采用普通橡胶垫圈。
当给水排水管道穿过人防围护结构时,必须预埋防护密闭套管,套管采用壁厚大于3 mm的钢管。
穿过人防工程围护结构的空调水管、采暖管道、给水管道、排水管道、通气管道、供油管道的防护密闭措施应符合下列要求:
管径不大于DN150 mm的管道,在其穿墙(穿板)处应设置防护密闭套管;
管径大于DN150 mm的管道,在其穿过防空地下室的临空墙时,应设置外侧加防护挡板的防护密闭套管;穿防护单元之间墙(穿板)时,应设置两侧加防护挡板的防护密闭套管。
防护密闭套管与管道之间应全程用密封材料填充密实,并应在管口两端进行密闭处理,填料长度应为套管内管道管径的3倍~5倍,且不应小于100 mm。管道在套管内不应有接口。防护密闭套管无防护挡板或单侧加防护挡板时,套管两端或无防护挡板一端伸出墙面的长度应大于40 mm。
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所有给水排水管道,必须于防护外墙或顶板的内侧、防护单元之间密闭隔墙两侧设置公称压力不小于1.0 MPa的防护阀门。给水管道防护阀门应采用阀芯为不锈钢或铜材质的闸阀,排水管道防护阀门应采用阀芯为铜材质的闸阀。人防围护结构内侧距离阀门的近端面不宜大于200 mm,阀门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供油管道,必须于防护外墙或顶板的内侧设置公称压力不小于1.0 MPa的防护油闸阀,人防围护结构内侧距离阀门的近端面不宜大于200 mm,阀门应有明显的启闭标志。
电气设计
人防工程内配电箱、控制箱的选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防潮性能好的定型产品,防护等级不低于IP54,箱体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5 mm的冷轧钢板,箱体表面应做防腐处理;
电器的额定频率、额定电压应分别与所在回路的频率、标称电压相适应;
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
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接通能力和分断能力。
每个防护单元人防电源配电柜(箱)均应设置进线总开关和内、外电源的转换开关。配电柜(箱)宜设置在清洁区内,并靠近负荷中心和便于操作维护处,可设在值班室或防化通信值班室内。
人防工程内的各种电气设备当采用集中控制或自动控制时,必须设置就地控制装置、就地解除集中控制和自动控制的装置。
对染毒区内需要检测和控制的设备,除应就地检测、控制外,还应在清洁区实现检测、控制。
进、排风机控制箱应具有如下控制功能,进、排风系统原理图见图9。
FJ1、FJ2设置电气联锁,同一时刻只能启动一台风机;
风机、手电动密闭阀门与三种通风方式信号控制箱连锁;
防化级别为丙级的工程,当进入隔绝式防护时,风机FJ1、FJ2先立即停止运行,随后进入隔绝式通风,开启插板阀8,关闭插板阀9及所有密闭阀门,然后启动FJ1,并确保FJ3不启动;当进入清洁式通风时,关闭密闭阀3、4、7和插板阀8、9,开启密闭阀1、2,启动风机FJ1,待风机运行平稳后开启密闭阀门5、6,启动风机FJ3,并确保风机FJ2不启动;当进入滤毒式通风时,关闭密闭阀1、2、5和插板阀8、9,开启密闭阀3、4、6、7,启动风机FJ2,并确保风机FJ1、FJ3不启动;
防化级别为乙级的工程,当进入隔绝式防护时,风机FJ1、FJ2先立即停止运行,随后进入隔绝式通风,开启插板阀8,关闭插板阀9及所有密闭阀门,然后启动FJ1,并确保FJ3a不启动;当进入清洁式通风时,关闭密闭阀3、4、7a、10a和插板阀8、9,开启密闭阀1、2,启动风机FJ1,待风机运行平稳后开启密闭阀门5a、6a,启动风机FJ3a,并确保风机FJ2不启动;当进入滤毒式通风时,关闭密闭阀1、2、5a、6a和插板阀8、9,开启密闭阀3、4、7a、10a,启动风机FJ2,并确保风机FJ1、FJ3a不启动。
标引序号说明:
1、2、3、4、5、5a、6、6a、7、7a、10a ——密闭阀门;
8、9 ——插板阀;
FJ1 ——清洁进风机;
FJ2 ——滤毒进风机;
FJ3、FJ3a ——排风机。
进排风系统原理图
防化级别为甲、乙、丙级的人防工程防化值班室内均应设置电源插座箱,并符合下列规定:
电源插座箱按一级负荷容量分别不小于5 kW、4 kW、3 kW;
二等人员掩蔽所的防化插座箱应设置AC380V16A三相四孔插座、断路器各1个和AC220V10A
单相三孔插座5个;
医疗救护工程、专业队队员掩蔽部、一等人员掩蔽所的防化插座箱应设置AC380V16A三相四
孔插座、断路器各1个和AC220V10A单相三孔插座7个;
插座箱各出线回路应分别设置漏电保护开关。
人防工程电缆、电线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进、出人防工程的动力、照明线路,应采用电缆或护套线;
电缆和电线应采用铜芯电缆和电线;
电缆导体的相间额定电压不应低于使用回路的工作线电压,电缆的耐压水平应满足系统绝缘配
合的要求;
应选用交联聚乙烯或乙丙橡皮等无卤绝缘电缆,不应选用聚氯乙烯绝缘电缆;
应选用燃烧性能B1级、产烟毒性为t1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为d1级的电线或电缆。
电缆桥架不应直接穿过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当必须通过时应改为穿管敷设,并应符合防护密闭要求。
穿过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和密闭隔墙的各种电缆(包括动力、照明、通信、网络等)管线和预留备用管,应进行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应选用管壁厚度不小于2.5 mm的热镀锌钢管。
穿过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的同类多根弱电线路可合穿在一根保护管内,但应采用暗管加密闭盒的方式进行防护密闭或密闭处理。保护管管径不应大于25 mm。
各人员出入口和连通口的防护密闭门门框墙、密闭门门框墙上均应预埋4根~6根备用管,管径为50 mm~80 mm,管壁厚度不小于2.5 mm的热镀锌钢管,并应符合防护密闭要求。
风机、油网滤尘器、防护密闭段通风管道和通风控制设备应查验产品出厂检验记录,风机、油网滤尘器、防护密闭段通风管道和通风控制设备应连续运行1 h无故障。战时通风设备应有设备装箱清单、设备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书和产品性能检测报告,安装前应进行开箱检查,形成验收文字记录。参加人应有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生产厂家。
防爆地漏及防爆波清扫口安装前应对材质、规格、安装位置和安装数量进行核查,确认满足施工图纸要求后,按照本文件相关规定进行安装。
安装电工、焊工、起重吊装和电力系统调试等人员应持证上岗。
电气设备上的计量仪表、与电气保护有关的仪表应检定合格,且当投入运行时,应在检定有效期内。
电气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应单独与保护导体相连接,不应串联连接,连接导体的材质、截面积应符合设计要求。
防护设备安装
防护设备安装流程
设备设施安装
一般规定
人防工程防护设备的生产与安装必须由国家人民防空办公室批准的有相应资质的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定点生产和安装企业承担。承担人防门安装的定点生产企业应当具有熟悉人防门安装调试的现场安装专业队伍(以下简称“人防门安装队”)。
人防门安装队应做好技术准备,制定施工组织计划、吊装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
人防门安装队应按人防门安装专项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人防门安装作业前,应由班组长依据专项施工方案对班组人员进行班前技术交底。
人防门应随工程主体一次安装到位。人防门框墙钢筋施工时,应先绑扎人防门下门槛及门洞两侧钢筋,然后安装人防门框,最后绑扎人防门上框墙钢筋,其钢筋与门框的间距应满足钢筋保护层厚度要求。
施工单位在人防防护段及周边区域顶板钢筋施工时,应按设计要求在相应位置预埋用于吊装人防门扇的吊环。
战时防护通风设备安装及检测前应对照工程施工图纸及设计变更文件,对防护通风各设备的型号、规格、安装位置和安装数量进行核查,确认满足施工图纸要求后,进行安装和检测。
防护设备安装图
安装前准备
防护设备进场验收
防护设备进场验收应由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其他相关单位进行。
防护设备进场验收时,人防门应逐樘进行验收;封堵板应逐块进行验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
防护设备进场验收项目:
质量证明文件应齐全有效,包括定点生产和安装企业资质证明文件、产品出厂质量检验检测报告、产品合格证等;
防护设备类别、规格型号应与施工图纸一致;
防护设备外观质量应符合要求,门扇、门框应无损坏、变形和锈蚀;闭锁和铰页的零部件齐全、无锈蚀和损坏;门框上锚固钩的数量、间距和焊接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门扇、门框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3、表4的规定。
门框制作的允许偏差
序号 |
项 目 |
允许偏差e,mm |
|
1 |
门框孔净宽B,mm |
B≤1500 |
±2.0 |
1500<B≤2500 |
±3.0 |
||
B>2500 |
±4.0 |
||
2 |
门框孔净高H1,mm |
H1≤2000 |
±2.0 |
2000<H1≤2500 |
±3.0 |
||
H1>2500 |
±4.0 |
||
3 |
门框孔对角线长度X0,mm |
X0≤2000 |
±4.5 |
X0>2000 |
±5.5 |
门扇制作的允许偏差
序号 |
项 目 |
允许偏差 e mm |
|
1 |
门扇宽度 L,mm |
L≤1500 |
±2.0 |
1500<L≤2500 |
±3.0 |
||
L>2500 |
±4.0 |
||
2 |
门扇高度 H,mm |
H≤2000 |
±2.0 |
2000<H≤2500 |
±3.0 |
||
H>2500 |
±4.0 |
||
3 |
门扇对角线长度 X,mm |
X≤2000 |
±4.5 |
X>2500 |
±5.5 |
||
4 |
门扇厚度,mm |
±3.0 |
片状模塑料(SMC)门扇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表5的规定。
片状模塑料(SMC)门扇外观质量要求
缺陷 |
允许值 |
||
门扇外表面 |
门扇内表面 |
门扇侧面 |
|
气泡 |
不允许 |
每0.15 m2内允许有1个1.0 mm2以下的气泡 |
每0.02 m2面积内少于5个气泡,且每个气泡<2.0mm |
针孔 |
每0.3 m2面积内针孔数≤5个 |
每0.02 m2面积内针孔数≤1个 |
每0.01 m2面积内针孔数≤1个 |
剥离、龟裂 |
不允许 |
不允许 |
长度<5 mm |
FRP裂口 |
不允许 |
不允许 |
长度<5 mm |
鼓包 |
不允许 |
四周与门框贴合面范围内不允许高于1mm的鼓包 |
— |
异物 |
每0.15 m2面积内≤1个,每个<0.3 mm2 |
每0.15 m2面积内≤1个,每个<0.5 mm2 |
每0.02 m2面积内≤1个,每个<1.0 mm2 |
划痕 |
不允 |
不允许 |
小于总面积的10% |
凹坑 |
凹坑深度<0.1 mm |
凹坑深度<0.5 mm |
凹坑深度<0.5 mm |
收缩痕 |
不允许 |
不明显 |
不明显 |
注1:门扇厚度不允许出现负偏差。 注2:门扇其余尺寸偏差和使用要求应符合相关验收规范及检测标准的要求。 |
连续玄武岩纤维人防门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表6的规定。
连续玄武岩纤维人防门外观质量要求
缺陷名称 |
门扇外表面 |
门扇内表面 |
门扇侧面 |
气泡 |
不允许 |
每0.15 m2内允许有1个1.0 mm2以下的气泡 |
每0.02 m2面积内少于5个气泡,且每个气泡≤2.0 mm2 |
剥离、龟裂 |
不允许 |
不允许 |
长度≤5 mm |
FRP裂口 |
不允许 |
不允许 |
每平方不多于3处,每处 长度≤5 mm |
鼓包 |
不允许 |
四周与门框贴合面范围内不允许高于1 mm的鼓包 |
— |
异物 |
每0.15 m2面积内≤1个,每个≤0.3 mm2 |
每0.15 m2面积内≤1个,每个≤0.5 mm2 |
每0.02 m2面积内≤1个,每个≤1.0 mm2 |
划痕 |
不允许 |
不允许 |
小于总面积的10 % |
|
现场存放
现场存放要求:
发包方应提供人防门存放场地;
人防门的门框和门扇不应与其它建材和设备混放;
设备的堆放应符合下列要求:
设备不应露天堆放;
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固、干燥、通风良好;
堆放位置应满足设备的搬运、吊装空间的要求;
设备不应叠放,立式堆放时应有可靠的安全措施;
设备应分类堆放并做好标识。
安装工程
门框安装要求
5.2.3.1.1门槛高度
固定门槛门框安装尺寸要求见图11。
标引序号说明:
h ——门框下档梁宽度;
c ——钢筋面至门槛面高度(c<50 mm);
a ——建筑做法层厚度;
d1 ——门扇安装需求高度。
固定门槛门框安装尺寸要求
活门槛门框安装尺寸要求:
底板有回填且回填厚度大于或等于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时门槛门框安装尺寸要求见图12;
标引序号说明:
h ——门框下档梁宽度;
h1 ——副档梁宽度;
c ——钢筋面至门槛面高度(f≤c<50 mm);
a ——建筑面层厚度(a≥d2);
f ——门框预埋件厚度,f值范围:10 mm≤f<30 mm;
e ——门框预埋件长度,e值范围:100 mm≤e<200 mm。
活门槛门框安装尺寸要求(一)
底板无回填或回填厚度小于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时门槛门框安装尺寸要求:
1) 人防门洞宽度小于或等于2 m的门槛门框安装尺寸要求见图13;
标引序号说明:
h ——门框下档梁宽度;
h1 ——副档梁宽度;
c ——钢筋面至门槛面高度(f≤c<50 mm);
a ——建筑面层厚度(a<d2);
f ——门框预埋件厚度,f值范围:10 mm≤f<30 mm;
e ——门框预埋件长度,e值范围:100 mm≤e<200 mm。
活门槛门框安装尺寸要求(二)
2) 人防门洞宽度大于2 m的门槛门框安装尺寸要求见图14。
标引序号说明:
h ——门框下档梁宽度;
h1 ——副档梁宽度;
c ——钢筋面至门槛面高度(f≤c<50 mm);
a ——建筑面层厚度(a<d2);
f ——门框预埋件厚度,f值范围:10 mm≤f<30 mm;
e ——门框预埋件长度,e值范围:100 mm≤e<200 mm;
活门槛门框安装尺寸要求(三)
封堵框安装尺寸要求:
底板有回填且回填厚度大于或等于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时封堵框安装尺寸要求见图15;
标引序号说明:
h ——门框下档梁宽度;
h1 ——副档梁宽度;
c ——钢筋面至门槛面高度(c<50 mm);
a ——建筑面层厚度。
注:a)、b)用于防空地下室在地下室最下层时,c)、d)用于防空地下室不在地下室最下层时。
封堵框安装要求(一)
底板无回填或回填厚度小于d2(门框预埋件安装需求高度)时封堵框安装尺寸要求见图16。
标引序号说明:
h ——门框下档梁;
h1 ——副档梁宽度;
c ——钢筋面至门槛面高度(c<50 mm);
a ——建筑做法层厚度;
注:a)、b)用于防空地下室在地下室最下层时,c)、d)用于防空地下室不在地下室最下层时。
封堵框安装要求(二)
5.2.3.1.2 接地扁钢
接地扁钢的数量和位置应按照设备图纸要求预留到位。
5.2.3.1.3 底板洞口加强筋
洞口加强筋的具体数量、做法详见设计,在底板混凝土浇筑前应复核洞口加强筋的位置是否满足防护设备安装要求。
5.2.3.1.4 底板预埋立框支撑件
施工单位在人防防护段底板钢筋施工时,应通知人防门安装队在底板上垂直预埋钢制可焊接的立框支撑件,并与底板钢筋固定牢靠。立框支撑件的预埋应符合下列要求:
当人防门洞宽度B不大于2000 mm,并有可靠的技术措施时,可按结构底板预埋立框支撑件(一)(见图17)在人防门框墙一侧结构底板上预埋立框支撑件;
当人防门洞宽度B大于2000 mm 时,应按结构底板预埋立框支撑件(二)(见图17)在人防门框墙两侧底板上预埋立框支撑件。
标引序号说明:
1 ——人防门铰页侧;
2 ——人防门闭锁侧;
b ——立框支撑件离门框墙间距;
B1 ——立框支撑件间距;
B ——人防门洞宽度。
底板预埋立框支撑件
人防门框施工
不同型式的人防门框应根据各自的下框构造,按下列要求进行门框施工:
固定门槛式人防门框按图18所示进行安装;
标引序号说明:
c ——钢筋保护层厚度(c<50 mm);
1 ——人防门门框;
2 ——人防门预埋锚钩。
注:锚钩焊接详具体节点详图,锚钩的数量详见相关图集及规范要求。
固定门槛式人防门框
b) 活门槛式人防门框按图19所示进行安装;
标引序号说明:
c ——钢筋保护层厚度(c<50 mm);
1 ——人防门门框;
2 ——人防门预埋锚钩。
注:锚钩焊接详具体节点详图,锚钩的数量详相关图集及规范要求。
活门槛式人防门框
c) 防护单元间封堵板门框按图20所示进行安装;
标引序号说明:
c ——钢筋保护层厚度(c<50 mm);
1 ——人防门门框;
2 ——人防门预埋锚钩。
注:锚钩焊接详具体节点详图,锚钩的数量详相关图集及规范要求。
防护单元间封堵板人防门框
d) 临空墙封堵板门框按图21所示进行安装。
标引序号说明:
c ——钢筋保护层厚度(c<50 mm);
1 ——人防门门框;
2 ——人防门预埋锚钩。
注:锚钩焊接详具体节点详图,锚钩的数量详相关图集及规范要求。
临空墙封堵板人防门框
锚钩及锚钩与人防门框的焊接
锚钩与人防门框的焊接做法见图22。
注:锚钩的数量、制作详产品设计图及相关图集规范要求。
锚钩与人防门框的焊接做法
门框固定
人防门框立框完成,其垂直度、标高等调试达到精度要求后,应用钢支撑体系固定牢靠。
人防门框的钢支撑体系应由斜向支撑杆件、水平支撑杆件及横向水平连接杆件等组成,如图22、图23所示。具体要求如下:
斜向支撑杆件采用外径不小于60 mm,壁厚不小于4 mm的钢管制作,其上设置不小于M42×3的双向调节螺栓。斜向支撑杆件上端与门框焊接,下端与立框支撑件焊接,与人防防护段底板的夹角α范围为:45°<α<60°;
水平支撑杆件采用外径不应小于50 mm,壁厚不应小于3 mm的钢管制作,一端与门框焊接,另一端与斜向支撑杆件焊接;
斜向支撑杆件、水平支撑杆件以及横向水平连接杆件,彼此相互连接,交接处应焊接牢固。
人防门洞宽度B不大于2000 mm时,可单侧支撑,斜向支撑杆件不应少于2根。单侧支撑体系见图23。
标引序号说明:
1 ——人防门框;
2 ——人防锚钩;
3 ——水平支撑杆件;
4 ——双向调节螺栓;
5 ——水平支撑杆件;
6 ——横向水平连接杆件;
7 ——斜向支撑杆件;
α ——斜向支撑杆件与底板的夹角。
人防门洞宽度B≤2000 mm时的支撑体系示意图
人防门洞宽度B大于2000 mm时,应两侧支撑,斜向支撑杆件每侧不应少于2根。两侧支撑体系见图24。
标引序号说明:
1 ——人防门框;
2 ——人防锚钩;
3 ——水平支撑杆件;
4 ——双向调节螺栓;
5 ——水平支撑杆件;
6 ——横向水平连接杆件;
7 ——斜向支撑杆件;
α ——斜向支撑杆件与底板的夹角。
人防门洞宽度B>2000 mm时的门框支撑体系示意图
人防门框安装固定完成后,施工单位和人防门安装队应对人防门孔中线、门孔边线及门框标高进行复核,并形成安装测量复核记录。
人防门框安装固定完成后,应按图25所示用磁力线坠和直尺检查垂直度,并形成垂直度测量记录。
标引序号说明:
1 ——测量左门框左右方向垂直度;
2 ——测量左门框前后方向垂直度;
3 ——测量左门框铰页座板中心线垂直度;
4 ——测量左门框铰页座板前后方向垂直度;
5 ——测量右门框左右方向垂直度;
6 ——测量右门框前后方向垂直度;
7 ——测量右门框铰页座板中心线垂直度;
8 ——测量右门框铰页座板前后方向垂直度;
d ——垂直度实测值。
门框垂直度偏差测量示意图
人防门框安装固定完成后,应按GB 50038要求进行接地。
人防门框安装固定完成后,应按要求进行立框隐蔽检查验收。检查验收内容包括:
人防门框的类别、规格、型号,安装轴线、位置、标高、安装方向和开启方向应正确;
人防门框锚固钩应按设计角度、长度伸入结构钢筋内;
人防门框铰页座板无变形,其锚固钩完整,焊缝质量符合要求;
人防门框的钢支撑体系固定牢靠;
人防门框接地符合要求。
人防门框墙体模板支设完成后,在浇筑混凝土前,应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和人防门安装队对人防门框安装及固定情况进行合模复检。
人防门框合模复检应形成检查记录,检查内容包括:
人防门框垂直度;
模板支撑体系与人防门框钢支撑体系应相互独立。
通过合模复检后,人防防护段混凝土应对称均匀浇筑,并应避免振捣器撞击人防门框。
顶板预埋复核应包括:
钢筋混凝土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钢结构防护密闭门与密闭门吊钩数量:
单扇防护密闭门和单扇密闭门居门扇中在装门侧设1个吊环;
双扇防护密闭门在装门侧设2个吊环(距门扇中设置);
封堵板在装门侧每间距1000 mm设1个吊环(吊环起点位置为:距门洞中500 mm);
悬摆式防爆波活门在非人防区侧门洞中心位置设1个吊环;
战时柴油电站具体位置及数量详见设计图。
片状模塑料(SMC)门扇、连续玄武岩纤维人防门吊钩数量:
单扇防护密闭门和单扇密闭门居门扇中在装门侧设1个吊环;
双扇防护密闭门在装门侧设2个吊环(距门扇中设置);
封堵板在装门侧每间距1000 mm设1个吊环(吊环起点位置为:居门洞中500 mm);
悬摆式防爆波活门在非人防区侧门洞中心位置设1个吊环;
战时柴油电站具体位置及数量详见设计图。
吊环预埋大样见图26。
标引序号说明:
R ——吊环半径;
D ——吊环直径。
注:吊环材质:采用Q235B钢筋或HPB300级光圆钢筋。
吊环预埋大样
吊环规格尺寸应符合表7要求。
吊环规格尺寸
吊环规格尺寸表 |
|||||
序号 |
防护设备名称及型号 |
吊环半径/钢筋直径 |
A(mm) |
B(mm) |
h(mm) |
1 |
防护密闭门、密闭门 |
||||
钢筋混凝土单扇 防护密闭门HFM,密闭门HM |
R60/φ20 |
300 |
120 |
≥300 |
|
钢筋混凝土活门槛单扇 防护密闭门HHFM,密闭门HHM |
|||||
钢结构活门槛双扇防护 密闭门GHSFM,密闭门GHSM |
R60/φ20 |
600 |
120 |
≥500 |
|
2 |
悬摆式防爆波活门 |
||||
HK400(5) |
R50/φ16 |
200 |
100 |
300 |
|
HK600(5) |
R50/φ16 |
300 |
100 |
300 |
表7吊环规格尺寸(续)
吊环规格尺寸表 |
|||||
序号 |
防护设备名称及型号 |
吊环半径/钢筋直径 |
A(mm) |
B(mm) |
h(mm) |
2 |
悬摆式防爆波活门 |
||||
HK800(5) |
R50/φ16 |
300 |
100 |
300 |
|
HK1000(5) |
|||||
3 |
防护密闭封堵板 |
||||
临空墙防护密闭封堵板LFMDB |
R50/φ16 |
150 |
80 |
≥400 |
|
平时连通口双向受力防护密闭封堵板FMDB |
R50/φ16 |
100 |
80 |
≥400 |
|
平时通风口双向受力防护密闭封堵板FMDB |
|||||
4 |
战时柴油电站 |
||||
发电机组上方顶板(具体位置及数量详见电站平剖面图) |
R60/φ20 |
120 |
|||
|
门扇安装
门扇吊装前提
门扇吊装前提应满足:
人防门扇吊装应在人防防护段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其结构强度达到70%以上后进行。当人防防护段混凝土结构存在严重质量缺陷时,应在整修合格后进行人防门扇吊装;
人防门框的类别、规格、型号,安装轴线、位置、标高、安装方向和开启方向应正确,且应与人防门框墙混凝土浇筑成一个整体;
经量测,人防门框垂直度应符合下表8的要求;
人防门扇安装前,预埋吊环的设置应符合5.2.3.3.11的要求,并进行试吊装。
人防门框安装的允许偏差表
类别 |
门框孔宽偏差(mm) |
门框孔高偏差(mm) |
门框孔两对角线长度差值(mm) |
|||
检测条件 |
合格指标 |
检测条件 |
合格指标 |
检测条件 |
合格指标 |
|
钢结构人防门框 |
B0<2500 |
±4.0 |
H0<2500 |
±4.0 |
X0<2500 |
4.0 |
B0≥2500 |
±5.0 |
H0≥2500 |
±5.0 |
X0≥2500 |
5.0 |
|
钢筋混凝土人防门框 |
B0<2500 |
±4.0 |
H0<2500 |
±4.0 |
X0<2500 |
4.0 |
表8 人防门框安装的允许偏差表(续)
类别 |
门框孔宽偏差(mm) |
门框孔高偏差(mm) |
门框孔两对角线长度差值(mm) |
|||
检测条件 |
合格指标 |
检测条件 |
合格指标 |
检测条件 |
合格指标 |
|
钢筋混凝土人防门框 |
B0≥2500 |
±5.0 |
H0≥2500 |
±5.0 |
X0≥2500 |
5.0 |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人防门框 |
B0<2500 |
±4.0 |
H0<2500 |
±4.0 |
X0<2500 |
4.0 |
B0≥2500 |
±5.0 |
H0≥2500 |
±5.0 |
X0≥2500 |
5.0 |
门扇吊装
吊装人防门扇时,应在结构预埋吊环和门扇上的吊环间加装保险钢丝绳,起吊时不应翻转门扇。门扇未安装完成前,不应拆除保险绳。
门扇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门扇上下铰页受力均匀,门扇与门框贴合严密,门扇关闭后密封条压缩量均匀,严密不漏气;
b) 门扇启闭比较灵活,闭锁活动比较灵敏,门扇外表面标有闭锁开关方向;
c) 门扇能自由开到终止位置;
d) 门扇的零部件齐全,无锈蚀,无损坏。
密封条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密闭胶条应设置在门扇内侧,使门扇与门框墙之间形成密封;
b) 密封条接头应采用45°坡口搭接(具体做法详见图27),每扇门的密封条接头数量:单扇门不超过2处,双扇门不超过6处;
标引序号说明:
a ——密封条厚度;
b ——密封条宽度。
密封条接头大样
c) 密封条应固定牢靠,压缩均匀。局部压缩量允许偏差不应超过设计压缩量的20%;
d) 密封条不应涂抹油漆。
活门安装
防爆波悬摆活门
防爆波悬摆活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底座与胶板粘贴应牢固、平整,其剥离强度不应小于0.5 MPa;
悬板关闭后底座胶垫贴合应严密;
悬板应启闭灵活,能自动开启到限位座;
闭锁定位机构应灵活可靠。
胶管式防爆波活门
胶管式防爆波活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活门门框与胶板粘贴牢固、平整,其剥离强度不应小于0.5 MPa;
门扇关闭后与门框贴合严密;
胶管、卡箍应配套保管,直立放置;
胶管应密封保存。
门扇安装的允许偏差
钢筋混凝土门扇
钢筋混凝土门扇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的规定。
钢筋混凝土门扇安装的允许偏差表
检测项目 |
合格指标要求 |
|
门扇、门框贴合间隙(mm) |
嵌压式 |
≤5.0 |
挤压式胶条压缩量 |
≥3.0 |
|
门扇、门框贴合面中心线(mm) |
5.0 |
|
密封胶条嵌压中心线偏差(mm) |
5.0(4.0) |
|
相邻门扇中缝间隙偏差(mm) |
±2.0 |
|
|
钢结构门扇
钢结构门扇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0的规定。
钢结构门扇安装的允许偏差表
检测项目 |
合格指标要求 |
|
门扇、门框贴合间隙(mm) |
嵌压式 |
≤5.0 |
挤压式胶条压缩量 |
≥3.0 |
|
门扇、门框贴合面中心线(mm) |
5.0 |
|
密封胶条嵌压中心线偏差(mm) |
5.0(4.0) |
|
相邻门扇中缝间隙偏差(mm) |
±2.0 |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人防门扇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人防门扇安装的允许偏差表
检测项目 |
合格指标要求 |
门扇、门框贴合面中心线偏差(mm) |
5.0 |
密封胶条嵌压中心线偏差(mm) |
4.0 |
门扇、门框贴合间隙偏差(mm) |
4.0 |
悬板式防爆波活门、胶管式防爆波活门
悬板式防爆波活、胶管式防爆波活门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2的规定。
悬板式防爆波活门、胶管式防爆波活门安装的允许偏差表
类别 |
检测项目 |
允许偏差(mm) |
悬板式防爆波活门 |
悬摆板长度偏差(mm) |
±2.0 |
悬摆板宽度偏差(mm) |
±2.0 |
|
悬摆板两对角线长度差值(mm) |
±2.0 |
|
悬摆板平整度(mm) |
1.0 |
|
悬摆板上、下边与门扇平面的平行度允许偏差(mm) |
2.0 |
|
门扇(底座)与门框(底框)贴合间隙(mm) |
2.0 |
|
悬摆板与门扇(底座)贴合间隙(mm) |
2.0 |
|
胶管式防爆波活门 |
门框(底框)孔宽偏差(mm) |
±4.0 |
门框(底框)孔高偏差(mm) |
±4.0 |
|
门框(底框)孔两对角线长度差值(mm) |
±4.0 |
|
门扇(底座)与门框(底框)贴合间隙(mm) |
1.0 |
门扇调试
人防门扇安装完成后,应先进行初步调试。初步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反复启闭人防门扇,应无卡阻、运行顺畅;
反复操作闭锁机构,应无卡阻、运行顺畅;
反复调试直至人防门扇及其闭锁机构运行顺畅;
将人防门扇开启至任何角度,应无自行启闭现象;
调整铰页机构,人防门扇应无自行启闭现象。
人防门扇初步调试完成后,应先安装密闭胶条、胶块、胶板,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类别、规格应与人防门框和门扇相匹配,安装部位正确;
密闭胶条连接应采用45°斜向接头,接头应避开圆弧及转角部位。双扇人防门中缝处的“T”、“方型”、“P”形胶条应采用模具制作;
密闭胶条、胶块、胶板应安装齐全、位置准确、平顺贴合、固定牢靠。
铰页机构调试应通过增减垫片的方法调整铰页轴的垂直度、门扇和门框的相对位置及其贴合间隙。
闭锁机构调试应符合下列要求:
滑栓式闭锁的调试采取增减锁头与锁轴间调整垫圈的方法,使锁头完全滑入锁孔、门扇和门框紧密贴合、锁头受力应均匀;
插销式闭锁的调试采取从手轮开始,沿蜗轮减速器、蜗杆、连杆和转臂等部件的传动方向逐次向锁头进行调整的方法,使全部锁头中心线在同一平面上、闭锁机构转动灵活、锁头同步动作、门扇和门框紧密贴合、锁头受力应均匀。
铰页机构和闭锁机构调试完成后,应进行综合调试。
人防门扇安装完成后,应将门扇下方垫实,固定牢靠。
油漆工程
油漆工程应符合下列要求:
a) 涂漆、喷漆施工应有相应的防火措施;
b) 所有外露金属表面除锈后,应刷底漆、刮腻子、砂纸磨平,然后喷油漆两遍;
c) 漆膜应表面均匀、光滑,厚度应达到100μm~200μm(未涂面漆时50μm~100μm),与金属
表面有效附着,无剥落、皱纹、气泡、针孔等缺陷;
d) 油漆施工时不应污染密闭胶条、胶板和胶块;
e) 颜色应一致,并应符合RFJ 01-2014的着色规定。
工程质量验收
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条件
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条件包括:
人防门安装工程质量验收前,应对人防工程土建结构进行验收,未通过验收不应对人防门安装工程质量进行验收;
人防门安装工程质量验收应在全部安装工作完成后进行;
对需要进行检测的人防工程应在取得相应质量检测报告后,方能对其人防门安装工程质量进行验收;
人防门安装工程质量验收应由监理单位组织施工单位、人防门安装队及其他相关单位按本文件进行。
安装工程质量验收
人防门安装工程质量验收时,应提供下列文件和记录:
人防工程施工图纸和设计变更文件;
人防门出厂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
人防门进场验收资料;
人防防护段结构验收记录;
相关质量检测报告;
人防门安装施工记录;
人防门质量检测报告;
其他。
人防门安装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应符合下列要求:
主控项目:
规格、型号、开启方向应正确;
门框前后、左右方向垂直度应符合表8要求;
门扇与门框应可靠连接,闭锁机构固定应牢靠;
门扇与门框的贴合间隙应符合表9、表10、表11、表12要求;
手动启闭力应符合表13要求;
手动闭锁力应符合表13要求。
一般项目:
密封胶条、胶板、胶块安装固定牢靠,接头连接正确;
运转性能良好,无卡阻、自行启闭现象;
漆膜质量符合5.2.3.6中c)、d)的规定;
观感质量良好。
人防门性能参数
类别 |
检测项目 |
合格指标要求 |
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人防门框 |
门扇启闭力(N) |
— |
关锁操纵力(N) |
260 |
|
钢筋混凝土人防门 |
门扇启闭力(N) |
200 |
关锁操纵力(N) |
260 |
|
钢结构人防门 |
门扇启闭力(N) |
200 |
关锁操纵力(N) |
260 |
人防门安装工程质量验收应形成验收记录。
活门槛式人防门的活门槛应在验收合格后拆除并妥善保管,其门框两侧螺孔应用黄油和棉纱堵塞,下门框螺孔用黄油和平头螺钉堵塞。
当人防门验收质量不合格时,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
经返工、返修或更换构件、部件的人防门,应重新进行验收;
经具有人防专业质量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鉴定达到设计要求的人防门,应予以验收;
人防门安装工程质量验收合格后,应将验收文件存档备案。
防护通风设备安装
密闭穿墙短管的制作与安装
密闭穿墙短管的制作与安装应满足:
通风管的密闭穿墙短管,应采用厚度不小于3 mm的钢板焊接制作,其焊缝应饱满、均匀、严密;
密闭翼环应采用厚度不小于10 mm的钢板制作。钢板应平整,其翼高不小于50 mm。密闭翼环与密闭穿墙短管的结合部位应满焊;
密闭翼环应位于墙体厚度的中间,并应与周围结构钢筋焊牢。密闭穿墙短管的轴线应与所在墙面垂直,管端面应平整;
通风穿墙短管两端伸出墙面的长度应大于100 mm。
风管穿过防护密闭隔墙做法见图28。
密闭穿墙短管做法示意
通风管道及附件的制作与安装
通风管道及附件的制作与安装应满足:
沿气流方向,进风管段第二道密闭阀门、排风管段第一道密闭阀门至工程口部的管道与配件,应采用厚度不小于3 mm的钢板焊接制作,其焊缝应饱满、均匀、严密;
染毒区的通风管道应采用焊接连接。通风管道与密闭阀门应采用带密封槽的法兰连接,其接触应平整;法兰垫圈应采用整圈无接口橡胶密封圈;
主体工程内通风管与配件的钢板厚度应符合GB 50243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钢板厚度应大于0.75 mm;
通风管的测定孔、洗消取样管应与风管同时制作,测定孔和洗消取样管为带堵头的三通短管,平时封堵。测定孔的位置和数量见图30~图33;
通风管内气流方向、阀门启闭方向及开启度,应标示清晰、准确;
压差测量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测量管设在滤尘器的前后两端。滤尘器管式安装时,测量管分别设在滤尘器前后的风管上;滤尘器立式安装时,测量管分别伸至安装滤尘器隔墙的两侧;
测量管与风管连接处采用焊接方式,焊缝处均满焊,密闭不漏气。
g) 放射性监测取样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放射性监测取样管设在滤尘器的前端,取样管末端设在滤毒室内。滤尘器管式安装时,取样管设在滤尘器前的风管上;滤尘器立式安装时,取样管伸至除尘室;
取样管管口位于风管中心,并有迎气流的90°弯头;
取样管与风管连接处采用焊接方式,焊缝处均满焊,密闭不漏气。
h) 尾气监测取样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取样管管口位于风管中心,并迎向气流方向;
取样管与风管连接处采用焊接方式,焊缝处均满焊,密闭不漏气。
增压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增压管入口设在进风机出口处管中心并迎向气流方向,出口设在清洁区内密闭阀门前的清洁式进风管道上;
增压管与风管连接处采用焊接方式,焊缝处均满焊,密闭不漏气。
j) 测压管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测压管可预埋在顶板内,也可在顶板下明设;
测压管通过铜球阀、橡胶软管与倾斜式微压计连接。
k) 气密测量管两端采用套外丝加管帽或套内丝加丝堵的方式封堵。气密测量管不应影响相邻防护密闭门、密闭门以及其他阀门的开启和关闭;
l)支(吊、托)架的型式、规格、位置、间距及固定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的规定,安装牢固,部件方向正确,操作方便。支(吊、托)架不准许设在风口、阀门及检视门处。
通风机安装
通风机安装应满足:
产品的性能、技术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出口方向应正确;
风机外壳至墙壁或其他设备的距离不宜小于600 mm,插板阀距墙不宜小于1倍管径;
叶轮旋转应平稳,每次停转后不应停留在同一位置上。风机试运转时,叶轮旋转方向正确,经
不少于2 h运转后,滑动轴承温升不超过35℃,最高温度不超过70℃;滚动轴承温升不超过40℃,最高温度不超过80℃;
固定设备的地脚螺栓应紧固,并应采取防松动措施;
离心风机与减振台座接触紧密,螺栓拧紧,并有防松装置;
管道风机采用减振吊架安装时,风机与减振吊架连接紧密,牢固可靠;采用支、托架安装时,
风机与减振器及支架连接紧密,稳固可靠。
油网滤尘器安装
油网滤尘器安装应满足:
滤尘器管式安装时,设备与管道采用柔性连接;
滤尘器安装要求平整,管道间、管道与法兰间均采用连续焊缝焊接,严密不漏风。滤尘器之间
的连接应严密,漏风处应用浸油麻丝及腻子填实;
滤尘器安装时应将网孔大的一端迎风,网孔小的一端背风;
滤尘器安装前应对每块滤尘器作加固处理:在网孔小的一侧四周外框上用扁钢作“井”字型加
固。经加固后抗冲击波作用压力不小于0.05 MPa;
滤尘器的前后应设压差测量管,并连接在微压计上,当测定设备阻力升至终阻力时,应清洗或
更换滤尘器;
滤尘器安装时,应充分考虑滤尘器的清洗和更换要求,应留出操作空间,不应将滤尘器与支撑
钢架点焊连接。
过滤吸收器安装
过滤吸收器的设置应便于安装、维修和更换,具体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采用并联或多层方式安装的器材,应保证其中任何一个器材均能单独方便拆卸与安装;
器材按多层方式布置时,宜设吊装机构,并需有操作措施与相应空间;
器材应安装在支架上,并同周围留有一定的间距,以便安装和检修,靠墙布置的器材距墙不宜
小于40 cm;
器材与风管的连接应采用柔性连接;
应根据器材的安装方式确定固定器材的辅助构件的定位及尺寸。
自动排气活门安装
自动排气活门安装应满足:
预埋密闭穿墙短管内径应与活门的通风口径一致,短管应满足抗力和密闭要求;
预埋前应除去锈疤,刷红丹防锈漆两道。预埋短管与密闭肋,短管与渐扩管均采用满焊,要求
严密不漏风;
预埋短管与密闭肋,短管与渐扩管均采用满焊,要求严密不漏风;
活门安装时应清除密封面的杂物,并衬以5 mm厚的无缝橡胶密封圈,所有螺栓应均匀旋紧,
防止渗漏;
活门开启方向必须朝向排风方向,平衡锤连杆应与穿墙管法兰平行,平衡锤应垂直向下;
活门在设计超压下能自动启闭,灵活无卡阻,无异响,关闭后阀盘与密封圈贴合严密;
两个活门上下垂直安装时,两中心距应不小于600 mm。
密闭阀门安装
密闭阀门安装应满足:
位置准确,固定牢靠,垫片与法兰平齐,连接紧密;
阀门安装时,应保证阀门受压方向的箭头与所受冲击波方向一致;
安装前应进行检查,其气密性能应符合产品技术要求;
通风管段上,两个串联密闭阀门中心间距不小于阀门内径;
开关指示针的位置与阀门板的实际开关位置应相同,启闭手柄的操作位置应准确;
阀门应用吊钩或支架固定,吊钩不应吊在手柄及锁紧位置上;
阀门安装时手柄端应留有一定的操作距离,阀门端距墙或顶板不小于150 mm,影响阀柄操作
时,调整阀柄方向;
所有连接螺栓应均匀旋紧,密闭不漏风。
测压装置安装
测压装置安装应符合:
测压管连接应采用焊接,并应满焊、不漏气;
管路阀门与配件连接应严密;
测压板应用膨胀螺丝固定,做好防腐处理;
测压仪器应保持水平安置。
管道防腐涂漆
管道防腐涂漆应满足:
防腐工程施工时,应采取防火、防冻、防雨等措施,且不应在潮湿或低于5 ℃的环境下作业;
风管和管道防腐涂料的品种及涂层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涂料的底漆和面漆应配套。支、吊架
应进行防腐处理,明装部分应刷面漆;
有色金属管、不锈钢管、镀锌钢管、镀锌铁皮和铝皮保护层,可不涂漆,但接头和破损处应涂
漆;
预埋密闭穿墙短管为成品管道时,应先清除与墙体接触部位的油漆;预埋密闭穿墙短管现场制
作时,不易涂漆的部位应预先涂漆,与墙体接触部位不涂漆;
涂漆前应清除被涂表面的铁锈、焊渣、毛刺、油、水等污物。设备构件刷红丹防锈底漆两道,
外表复涂调和漆两道;
涂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涂层应均匀,颜色应一致;
涂膜应附着牢固,无堆积、漏涂、掺杂、剥落、皱纹、气泡、针孔及混色等缺陷;
涂层应完整,无损坏、流淌。
所有通风设备的橡胶密封面上不允许染有任何油脂性物质,以防腐蚀;
各类通风空调设备、部件的油漆喷、涂,不应遮盖铭牌标志和影响部件的功能使用。
给水排水设施安装
防爆地漏安装后箅面应低于建筑面层5 mm~10 mm,并有1%的坡度坡向地漏。
防爆波清扫口安装高度应低于建筑面层3 mm~5 mm,并有1%的坡度坡向清扫口。清扫口采用防护盖板时,盖板应采用厚度大于3 mm的镀锌或镀铬钢板制作,其表面应光洁,安装应严密。
防爆地漏和防爆波清扫口与墙面的安装距离不宜小于200 mm。
防爆地漏应采用预埋安装。
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应做灌水试验,灌水高度不低于建筑地面高度,并按RFJ 01-2015的要求做通球试验。
敷设在结构层内的排水管道不设外防腐。工程内明敷的排水管道和室外埋地或地沟敷设的排水管道,应按GB 50134的要求进行防腐处理。
电气设施安装
人防工程内的各种动力配电箱、照明箱、控制箱,不应在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上嵌墙暗装。若必须设置时,应采取挂墙式明装。
配电柜(箱)的布置及安全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其进出口应做防火封堵,并应封堵严密。
三种通风方式的灯箱一般设置在出入口人防门的疏散照明标志灯上方或机房内明显看得见的部位。
音响信号按钮设置于防护密闭门开门侧时,其中心距门框墙不应小于300 mm,高度宜离地1.4 m。
音响信号按钮底盒及管线应在浇筑墙体混凝土前预埋,底盒钢板厚度不应小于3 mm,预埋管采用φ20钢管,所有金属构件应做防锈处理。
音响信号按钮安装做法见图29。
人防工程音响信号按钮详图
除燃烧性能为A级的电缆外,由电缆桥架至防护密闭套管间的部分电缆应采取防火与阻止延燃处理,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涂刷防火涂料或缠绕防火包带;
采用可拆卸电缆桥架。
电缆、电线在穿越密闭穿墙短管时,应清除管内积水、杂物。在管内两端应采用密封材料填充,填料应捣固密实。
电缆、电线暗配管穿越防护密闭或密闭墙体时,应在墙体两侧设置密闭盒,盒内不应有接线头。密闭盒穿线后应密封,并加装厚度不小于3 mm的镀锌钢盖板。
密闭盒安装在墙体两侧时,应错开安装确保扣除密闭盒后墙体厚度不小于200 mm。
电气穿墙短管的安装要求:
当电气预埋管穿越工程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时,应预埋带有密闭翼环的密闭穿墙短管。埋入墙体内的部分管道当涂覆防腐涂层时,应清除结合部位涂覆在金属管上的防腐涂料,完成混凝土浇筑后再补涂防腐涂料;
密闭穿墙短管,应采用壁厚不小于2.5 mm的热镀锌钢管;
密闭翼环应采用厚度不小于5 mm的钢板制作。钢板应平整,其翼高不小于50 mm,密闭翼环与密闭穿墙短管的结合部位应满焊;
密闭翼环应位于墙体厚度的中间,并应与周围结构钢筋焊牢。密闭穿墙短管的轴线应与所在墙面垂直,管端面应平整;
密闭穿墙短管两端伸出墙面的长度不小于50 mm;
核5级,常5级及以上等级的人防工程,密闭穿墙短管应在朝向核爆冲击波端加装防护抗力片。抗力片宜采用厚度不小于10 mm的钢板制作。抗力片上槽口宽度应与所穿越的管线外径相同,两块抗力片的槽口必须对插。
燃油设施防静电接地做法:
金属油罐的金属外壳应采用16 mm2多股铜芯电线通过静电接地夹与LEB连接;
输油管的始末端、转弯处采用16 mm²多股铜芯电线与LEB连接;
汽车移动接地线夹与汽车输油管之间采用YCW-1×25 mm²电缆连接;
油管接头井至内部输油管与汽车输油管采用BVR-6 mm²绝缘导线连接;
油管接头井至内部输油管与LEB采用16 mm²多股铜芯电线连接;
LEB箱采用16 mm²多股铜芯电线与储油间内其它金属构件连接。
设备设施检测
一般规定
检测方式
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等能拆分为门框、门扇等组件分期安装的防护设备,其产品质量检测宜采用门框、门扇两大组件分别进行检测的方式;密闭阀门、防爆超压排气活门、密闭观察窗等不能拆分组件安装或不需要分期安装的防护设备,其产品质量检测宜采用整樘进行检测的方式。
防护设备安装质量的检测与评定应逐樘进行,每樘防护设备设置若干检测项目,根据其重要程度可分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
抽样要求
防护设备产品的出厂质量检测宜采取抽样检测的方式,抽样样品应按规格型号分类随机抽取,样品数量按式(1)确定。被检测样品若有一樘或一件不合格时,应进行加倍随机抽样检测,若再有一樘或一件不合格,应全部检测并逐件确定等级。
m = n ×20 %(1)
式中:
m ——抽样检验样品数量,当m <1时,取m =1;当m不是整数时,应向上取整;
n ——同一规格型号产品数量。
防护设备产品质量检测时,每樘防护设备可设置若干检测项目,实行分检的防护设备产品,按门框、门扇分别设置若干检测项目。检测项目的评定设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实测值达到指标要求的项目评定为“合格”,未达到合格指标要求的项目评定为“不合格”。
防护设备安装质量检测应采取全数检测。
质量评定
门框、门扇组件质量的评定设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当门框或门扇组件的所有检测项目全部合格时,门框或门扇组件的质量方可评定为“合格”。
防护设备产品质量评定设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当所有检测项目全部合格时,产品质量方可评定为“合格”。门框、门扇分检时,当门框、门扇组件质量均为合格时,产品质量方可评定为“合格”。
检测项目的评定设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实测值达到相应评定表中合格指标要求的项目评定为“合格”,未达到合格指标要求的项目评定为“不合格”。
防护设备安装质量评定设合格和不合格两个等级。当所有主控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80 %以上合格且不合格项目检测结果不超过评价指标的150 %时,安装质量方可评定为“合格”。
未按定型图纸生产或达不到工程设计要求的防护设备产品,其安装质量应评定为“不合格”。
检测仪器、设备要求
防护设备产品质量检测采用的仪器、设备、量具和检测平台应符合相关文件的规定,其精度不应低于被检测项目的精度要求。
防护设备产品质量检测采用的仪器、设备和量具应处于计量检定校准合格有效期内。
防护设备产品质量检测时,仪器、设备和量具的表面温度与被检防护设备的表面温度偏差不应大于4 ℃。
新材料防护设备检测
防护设备产品应由具备资质的专业生产厂家提供并安装。
同一批次产品出厂前,生产厂家应提供完整的产品自检记录。在出具产品合格证之前,生产厂家应对本批次产品的相关性能指标进行质量抽检并取得质量检测报告。取得合格的质量检测报告后,除型式检测要求外,不再对本批次的门扇原材料性能和门扇的性能指标另行检测。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测:
a)新产品投产或老产品转型的定型鉴定;
b)正常生产后,若产品结构、材料、工艺等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
c)正常生产时,当生产5000樘或180个工作日后,进行周期性的检测;
d)产品停产12个月后恢复生产时。
型式检测的方法:当确定进行型式检测时,以通知下达后的最新一批产品作为检测对象,进行抽样检测(对门扇进行破坏性抽样检测,抽样比例为1 %,且不少于1樘)。将抽样材料送检至经国家认证的检验检测机构,并取得相关质量检测报告。
防护门类设备检测
防护门类设备产品质量检测
防护门类设备产品质量检测应从外形尺寸与配合尺寸、抗力性能(刚度)、焊缝质量、使用性能、通风性能、材料配件质量、外观质量、图纸的其他要求等方面进行检测,相应的检测方法及要求详见表14。
防护门类设备产品质量检测
防护设备分类 |
检测设备 |
检测方法 |
检测项目及合格标准 |
备注 |
|
钢筋混凝土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 |
门框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1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5.1.1的相关要求。 |
— |
门扇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1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5.2.2的相关要求。 |
— |
|
手动钢结构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 |
门框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1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5.1.1的相关要求。 |
— |
门扇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1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5.1.2的相关要求。 |
— |
表14 防护门类设备产品质量检测(续)
防护设备分类 |
检测设备 |
检测方法 |
检测项目及合格标准 |
备注 |
|
电动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 |
门框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1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5.3.1的相关要求。 |
— |
门扇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1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5.3.2的相关要求。 |
— |
|
防电子脉冲防护密闭门、密闭门 |
门框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1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5.4.1的相关要求。 |
— |
门扇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1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5.4.2的相关要求。 |
— |
|
防护密闭封堵板 |
封堵框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1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5.5.1的相关要求。 |
— |
封堵扇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1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5.5.2的相关要求。 |
— |
|
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防护密闭门、密闭门 |
门框 |
表16 |
执行RFJ 004-2021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4-2021表6.1.1的相关要求。 |
— |
门扇 |
表16 |
执行RFJ 004-2021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4-2021表6.1.2的相关要求。 |
— |
|
复合材料(连续玄武岩纤维)防护密闭门、密闭门 |
门框 |
表16 |
执行RFJ 001-2018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1-2018的相关要求。 |
— |
门扇 |
表16 |
执行RFJ 001-2018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1-2018的相关要求。 |
— |
|
悬摆式防爆波活门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1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5.7.1的相关要求。 |
— |
|
胶管式防爆波活门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1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5.8.1的相关要求。 |
— |
|
密闭观察窗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1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5.12.1的相关要求。 |
— |
防护门类设备安装质量检测
安装质量检测前所需准备:
人防工程战时平面布置图、生产加工相关图;
设备及施工原材料(钢板、钢筋等)外加工件的合格证、外加工件出厂合格证、供货合同及设备数量清单;
产品出厂检验报告、混凝土试验报告或试块;
待检防护设备须编上现场标注号;
清理好检测现场,配备好现场用电、照明及安全防护;
做好待检防护设备维护,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防护门类设备安装质量检测内容根据其重要程度可分为主控项目、一般项目。主控项目主要包含设备型号、抗力性能(刚度)、焊缝质量、密闭性能、开启(封堵)方向、通风量要求(悬摆活门)等;一般项目主要包括门框门扇的配合(间隙)偏差、门扇启闭力、关锁操作力、启闭运转性能、外观质量、运动部位保护、铭牌标识等。
防护门类设备安装质量检测内容详见表15。
防护门类设备安装质量检测
防护设备类型 |
检测设备 |
检测方法 |
检测项目及合格标准 |
备注 |
钢筋混凝土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2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6.3.1的相关要求。 |
— |
手动钢结构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2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6.2.1的相关要求。 |
— |
电动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2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6.4.1的相关要求。 |
— |
防电磁脉冲防护密闭门、密闭门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2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6.5.1的相关要求。 |
— |
防护密闭封堵板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2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6.8.1的相关要求。 |
— |
复合材料(玻璃纤维增强塑料)防护密闭门、密闭门 |
表16 |
执行RFJ 004-2021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4-2021表6.1.4的相关要求。 |
— |
表15 防护门类设备安装质量检测(续)
防护设备类型 |
检测设备 |
检测方法 |
检测项目及合格标准 |
备注 |
复合材料(连续玄武岩纤维)防护密闭门、密闭门 |
表16 |
执行RFJ 001-2018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1-2018的相关要求。 |
— |
悬摆式防爆波活门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2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6.7.1的相关要求。 |
— |
胶管式防爆波活门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2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6.9.1的相关要求。 |
— |
密闭观察窗 |
表16 |
执行RFJ 003-2021附录A.2的相关要求。 |
执行RFJ 003-2021表6.13.1的相关要求。 |
— |
检测仪器、设备
防护设备产品出厂质量、现场安装质量各检测项目中所使用的检测设备及其精度要求,详见表16。
检测设备及精度要求
序号 |
仪器设备名称 |
设备精度 |
备注 |
1 |
激光测距仪 |
1级 |
— |
2 |
钢卷尺 |
0.5 mm |
— |
3 |
钢直尺 |
0.5 mm |
— |
4 |
工程质量检测器 |
0.5 mm |
— |
5 |
超声波测厚仪 |
±0.1 mm(10 mm以下)/±(0.1+0.01H) |
— |
6 |
超声波探伤仪 |
/ |
满足GB/T 11345-2013 6.2.2的要求 |
7 |
游标卡尺 |
0.02 mm |
— |
8 |
内径千分尺 |
0.005 mm |
— |
9 |
外径千分尺 |
0.005 mm |
— |
10 |
电磁轭探伤仪 |
/ |
满足GB/T 15822.3-2005的要求 |
11 |
焊缝检验尺 |
±0.3 mm |
— |
12 |
回弹仪 |
/ |
满足JGJ/T 23-2011 3.1的要求 |
13 |
压缩反力测试装置 |
1mm |
— |
表16 检测设备及精度要求(续)
序号 |
仪器设备名称 |
设备精度 |
备注 |
14 |
钢筋探测仪 |
保护层厚度±1 mm 钢筋间距±3 mm 钢筋直径 +1 mm |
— |
15 |
覆层测厚仪 |
±(1+3%H)μm |
— |
16 |
漆膜划格仪 |
/ |
满足GB/T 9286-1998 4.1.1的要求 |
17 |
万能试验机 |
1% |
— |
18 |
塞尺 |
±0.005 mm~±0.016 mm |
— |
19 |
游标塞尺 |
±0.2 mm |
— |
20 |
激光水平尺 |
±0.1° |
— |
21 |
推拉力计 |
±10% |
— |
22 |
扭力扳手 |
±10% |
— |
23 |
差压计 |
±1% |
— |
24 |
气体质量流量计 |
±1% |
— |
25 |
玻璃转子流量计 |
±1% |
— |
26 |
秒表 |
±0.1s |
— |
27 |
防护工程战时通风气密性检测装置 |
±3% |
— |
防护通风设备检测
外观检测
通风机检测
产品质量检测
外观检测应包括:
风机外壳应色泽均匀,无龟裂、起皱和流痕等瑕疵;
旋转标识、电机标识和制造厂标识齐全。
性能检测
性能检测应包括:
试运行:叶轮旋转方向应与旋转标志一致,运行平稳,无异响。检测方法:试运行10 min,叶轮旋转方向应与旋转标志一致,风机及人力传动装置运行平稳,无异响;
振动速度:电动运行时,振动速度有效值应不大于7.1 mm/s。检测方法:按GB 50275附录A进行检测。
安装检测
安装检测应包括:
风机进、出风口与管道间应采用软连接,软连接管段应松紧适宜,无破损,与风机进、出风口连接紧密;
风机落地安装时,风机主体应采用挠性支承,人力驱动装置应固定牢靠;风机吊架安装时,吊钩应预埋牢靠。
油网滤尘器检测
产品质量检测
外观检测
外观检测应包括:
油网滤尘器安装框体或扩散器不应有裂纹、夹层、锐边和毛刺等缺陷,制造厂标识应齐全;
丝网无锈蚀、无异常塌陷和凸起,网格分布均匀,丝网波纹均匀。
阻力及过滤效率检测
油网滤尘器的阻力及过滤效率应符合表17的要求。
油网滤尘器阻力及过滤效率
单片额定风量(m3/h) |
阻力(Pa) |
过滤效率(%) |
|
初阻力 |
终阻力 |
||
1600 |
≤70 |
≤160 |
≥90 |
800 |
≤40 |
≤100 |
≥90 |
油网滤尘器初阻力、终阻力和过滤效率按 GB/T 14295附录B规定的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以油网滤尘器检测报告为依据。
安装检测
安装检测应包括:
框体平整,连接严密,胶条压实;
油网滤尘器网孔较大的丝网层应置于进风端,油网滤尘器的背风端应有耐冲击波余压的加固措施;
管式安装时,油网滤尘器应从壳体左右两端插入,维护尺寸应满足图纸要求;
立式安装时,油网滤尘器外框固定件与预留洞口四周应用密封胶密封。
过滤吸收器检测
产品质量检测
外观检测
外观检测应包括:
过滤吸收器壳体不应有裂纹、夹层、锐边和毛刺等缺陷;
外观应色泽均匀,无龟裂、起皱和流痕等瑕疵,进出风口标识、阻力标识与制造厂标识齐全,编号刻码清晰;
过滤吸收器进、出风口连接的橡胶波纹管应壁厚均匀,无喷霜、气孔、刺穿、海绵体疵病、缺胶等瑕疵。
阻力检测
阻力检测应包括:
RFP1000型过滤吸收器标识的初阻力不应大于850 Pa;RFP500型过滤吸收器标识的初阻力不应大于650 Pa;
并联安装的过吸收器标识的初阻力偏差不宜大于30 Pa。
生物灭活功能
通电后应能正常启动,并能给出相应功能启停指示。
检测方法:接通电源,按照过滤吸收器产品说明书进行生物灭活功能检查。
防护有效性检测
过滤吸收器不应存在机械漏毒及精滤单元破损现象。
安装检测
安装检测应包括:
过滤吸收器应采用支架支撑,支架宜采用角钢制作。牢靠固定于滤毒室地面,间距应便于过滤吸收器的安装和维护;
过滤吸收器的进出风口与通风管道连接方向应正确,立式安装时,进风口位于下部;
过滤吸收器与橡胶波纹管连接应紧密。
自动排气活门检测
产品质量检测
外观检测
外观检测应包括:
颜色一致,平面光整,油漆均匀、不起泡、不剥离、无流珠,金属件表面无锈蚀;
涂油保护,涂油质量达到相关规定的要求;
旋转标识、制造厂标识齐全。
气密性检测
气密性检测应包括:
密封胶条应弹性良好,粘接牢靠;
漏气量应满足RFJ 04-2009第4.1.6条的要求。
压差调控性能检测
压差调控性能检测应包括:
杠杆带动阀盖动作灵活,操作手柄时应无声响,无卡阻现象;
阀门应能在超压20 Pa~50 Pa范围内开启;应能连续调节漏风量,在超压30 Pa~70 Pa范围内应能达到额定漏风量。
安装检测
安装检测应包括:
开启方向与设计一致,且能开启到位;
平衡锤连杆垂直度偏差小于等于2.0 mm,阀盖偏移小于等于2.0 mm;
法兰连接固定,紧密到位,阀盖与壳体锁闭紧密,胶条压痕明显;
竖向安装的多个超压排气活门之间不应相互影响。
密闭阀门检测
产品质量检测
外观检测
外观检测应包括:
阀门表面平整光滑、无锈蚀,油漆均匀、不起泡、不剥离、无流珠;
零部件齐全,无损坏、无锈蚀;
运动部位涂油保护,涂油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铭牌、开关标志等标识正确、醒目、齐全;
阀门标志压力的箭头方向清晰。
密闭性能检测
密闭性能检测应包括:
阀板、阀体所围范围内无透气孔缝,阀板与密封胶条贴合紧密,压缩量达到图纸要求;
密封胶条质量合格、接头接口符合规定。
使用性能检测
使用性能检测应包括:
运转性能:阀板转动灵活,无声响、无卡阻;
电动或手电动密闭阀门电动启闭可靠性:10次以上电动启闭运转到位,无故障;
手电动型密闭阀应具有电机驱动和手柄驱动分别自锁、无需切换的特点,在电机驱动模式下突然断电时可以直接改为人工手动操作手柄,在手柄驱动时突然通电的情况下也不会影响手柄操作。
安装检测
安装检测应包括:
开启方向与设计一致,且阀板能开启到位;
焊缝质量厚度偏差 ≥-1.0 mm,焊缝处无焊渣、漏焊、虚焊或焊穿等情况;
固定阀门的吊钩或支架应埋设整齐、牢固,吊杆垂直,阀门与吊钩或支架接触紧密。
防护密闭段通风管检测
产品质量检测
外观检测
外观检测应包括:
通风管道应无锈蚀,颜色均匀,漆膜无破损、无龟裂;
通风管道必须采用连续焊接,焊缝应平整,不应有漏焊、裂缝、凸瘤、穿透的夹渣、气孔等缺陷。
厚度检测
通风管道所用钢板厚度不应小于3 mm。
检测方法:在滤毒通风管道、清洁通风管道及排风管道上各取一点,使用超声测厚仪进行测量,每个点测量3次,取平均值,每个点的厚度不小于3 mm,则满足要求。若因测量造成漆膜破坏,测量完成后按图纸要求补漆。
安装检测
安装检测应包括:
通风管道与设备之间连接应紧密、牢靠,风管吊架的吊杆直径、间距满足图纸要求;
通风管道的漆膜厚度不应小于120μm。
战时通风系统检测
清洁风量
在清洁通风状态下,系统在电力驱动时应能以设计的清洁风量稳定运行,风量偏离值不超过±10 %;在人力驱动时应能以不小于设计的滤毒风量稳定运行,风量偏离值不超过±10%。
检测方法:见RFJ 003-2021附录D或附录E,测孔内径为15 mm,应满足 Ld≥2D 且 Lu≥ 0.5D,详见图30。
标引序号说明:
1 ——滤毒室与进风机房隔墙;
2 ——清洁通风管道;
3 ——密闭阀门;
4、5 ——测定孔。
清洁风量测量断面与测孔位置示意
滤毒风量测控性能
风量测量
风量值应能实时显示,风量测量误差应小于±10%。
检测方法:观察并记录风量值,风量测量误差以厂家出厂检测报告为依据。
风量调控
在滤毒通风状态下,应能对滤毒风量进行实时调控,确保滤毒风量稳定在设计滤毒风量的 90 %~100 %。
检测方法:系统运行稳定后,观察并记录滤毒风量值及对应的滤毒通风系统阻力值P。手动微调滤毒通风主管路上的密闭阀门开度以增加滤毒通风系统阻力,系统运行稳定后,观察并记录滤毒风量值及对应的滤毒通风系统阻力值 P。滤毒通风系统阻力值在(P+430)Pa时,滤毒风量能稳定在设计滤毒风量的90 %~100 %则满足要求。
防护密闭段通风管道气密性
滤毒通风管道气密性
合格评价指标:在3000 Pa正压下应气密。
检测方法:滤毒通风管道气密性检测见RFJ 003-2021附录F,滤毒通风管道上过滤吸收器两侧压差测量管可作为测定孔,当过滤吸收器只就位、不拆封时,检测时将连接过滤吸收器的一个支管盲板拆卸,用旁通管连通,详见图31。
标引序号说明:
1、2 ——密闭阀门;
3、4、5、6 ——过滤吸收器压差测量管;
7 ——微压差计;
8 ——流量计;
9 ——风机;
10 ——气路调节夹。
滤毒通风管道气密性检测示意图
清洁通风管道气密性
合格评价指标:在+50 Pa、-50 Pa条件下,漏气量不应大于密闭段所有密闭阀门允许漏气量之和。
检测方法:清洁通风管道气密性检测见RFJ 003-2021附录G,清洁通风管道制作时开设测定孔3和4,测定孔内径为15 mm,测定孔位置详见图32。
标引序号说明:
1、2 ——密闭阀门;
3、4 ——测定孔;
5 ——微压差计;
6 ——流量计;
7 ——风机;
8、9 ——气路调节夹。
清洁通风管道气密性检测示意图
排风管道气密性
合格评价指标:在+50 Pa、-50Pa条件下,漏气量不应大于密闭段所有密闭阀门允许漏气量之和;
检测方法:排风管道气密性检测见RFJ 003-2021附录H,排风管道上通风管制作时开设测定孔4和5,测孔内径为15 mm,测孔位置详见图33。
标引序号说明:
1、2、3 ——密闭阀门;
4、5 ——测定孔;
6 ——微压差计;
7 ——流量计;
8 ——风机;
9、10 ——气路调节夹。
排风管道气密性检测示意
防护通风控制、显示功能
合格评价指标:应能实现清洁通风、隔绝式防护和滤毒通风三种状态的准确切换和显示。
检测方法:通过手动操作密闭阀门和风机对系统进行隔绝式防护、滤毒通风和清洁通风三种状态切换的检测,密闭阀门可按照图纸要求相应启闭,风机可按照图纸要求进行相应的启停则满足要求。通过手动操作通风状态显示装置切换隔绝式防护、滤毒通风和清洁通风三种状态显示,可依次显示三种状态则满足要求;
由清洁通风状态切换到隔绝式防护状态的时间应满足RFJ 013—2010第7.1.6条的要求。
检测方法:在清洁通风状态下,从发出防护密闭段管路上的电动密闭阀门关闭指令开始计时,当防护密闭段管路上的电动密闭阀门全部关闭到位停止计时,记录所用时间,代入RFJ 013—2010的相关公式进行核算。
给水排水设备检测
防爆地漏及防爆波清扫口的材质应满足本文件4.5.1条的规定。
防爆地漏质量及安装检测项目、合格指标要求及质量检测评定应按RFJ 003-2021中的有关条文执行。
防爆波清扫口质量及安装检测项目、合格指标要求及质量检测评定,同防爆地漏要求。
防护阀门类型、压力等级、阀芯材质及安装要求应满足本文件4.5.8及4.5.9条的规定。
电气设备检测
电气设备检测应从设备产品质量和设备安装质量两方面进行检测,主要检测标准及检验方法见表18。
电气设备检测标准及检验方法
序号 |
项目 |
质量标准 |
检验方法 |
1 |
配电箱、控制箱 |
1.应有产品出厂试验报告。 2.产品型号、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3.设备应有铭牌,表面涂层应完整、无明显碰撞凹陷,设备内元器件应完好无损,绝缘导线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4.箱体安装位置正确,箱体开孔合适,切口整齐。 5.零线经汇流排(零线端子)连接,无绞接现象。 6.接地(接零)支线连接紧密、牢固,接地(接零)线截面选用正确,防腐良好。 7.箱体内外清洁,箱盖开闭灵活,箱内结线整齐,回路编号齐全、正确。 8.管子与箱体连接有专用锁紧螺母。接地线走向合理,色标准确;涂刷后不污染设备和工程; 9.线路的线间和线对地间绝缘电阻值,馈电线路不应小于0.5 MΩ,二次回路不应小于1MΩ。 10.SPD的型号规格、安装布置及接线形式应符合设计要求,SPD的连接导线应平直、足够短,且不宜大于0.5 m。 11.二次回路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除电子元件回路或类似回路外,回路的绝缘导线额定电压不应低于450/750 V;对于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的导体截面积,电流回路不应小于2.5 mm2,其他回路不应小于1.5 mm2。 |
观察检查、操作试验 |
表18 电器设备检测标准及检验方法(续)
序号 |
项目 |
质量标准 |
检验方法 |
1 |
配电箱、控制箱 |
12.端子排应安装牢固,端子规格应与导线截面积大小适配,接线端子应有编号,且清晰、工整、不易脱色。 13.用电设备远控、自控系统控制功能满足设计要求。 |
观察检查、操作试验 |
2 |
三种通风方式信号装置 |
1.产品合格证内容填写齐全、完整。 2.产品型号、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3.设备应有铭牌,表面涂层应完整、无明显碰撞凹陷,设备内元器件应完好无损,绝缘导线材质、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4.三种通风方式信号箱安装位置正确。 5.三种通风方式信号灯显示与控制装置状态一致。 6.三种通风方式信号控制箱端子排应安装牢固,端子规格应与导线截面积大小适配,接线端子应有编号,且清晰、工整、不易脱色。 7.二次回路接线应符合设计要求,除电子元件回路或类似回路外,回路的绝缘导线额定电压不应低于450/750 V;对于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的导体截面积,电流回路不应小于2.5 mm2,其他回路不应小于1.5 mm2。 8.三种通风方式信号控制箱信号回路的信号灯、按钮、光宇牌、电铃、等动作和信号显示应准确。 |
观察检查、操作试验 |
3 |
音响信号按钮 |
1.产品合格证内容填写齐全、完整。 2.产品型号、技术参数符合设计要求。 3.按钮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按钮安装牢固、防护可靠、联络顺畅,底盒钢板厚度不应小于3 mm。 |
观察检查 |
4 |
防化插座箱 |
1.产品合格证内容填写齐全、完整。 2.插座面板及箱体应完整无碎裂。 3.箱体插座个数、容量满足设计要求,插座布置美观合理。 |
观察检查 |
5 |
接地 |
1.保护接地线材质、截面应符合设计要求。 2.保护接地干线、电气装置人工接地极的接地干线或总接地端子、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室内的公用金属管道(通风管、给水管、排水管、电缆或电线的穿线管)、建筑物结构中的金属构件(防护密闭门、密闭门、防爆波活门的金属门框等)应与接地装置可靠连接。 3.接地装置电阻满足设计要求,所有接地装置的焊接必须牢固可靠,焊接搭接长度满足设计要求,接地网格不大于10 m×20 m。 |
用万用表、兆欧表、接地电阻测试仪检测 |
主体结构检测
结构工程质量的检测宜选用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直接测试方法;当选用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的间接测试方法时,宜用直接测试方法测试结果对间接测试方法测试结果进行修正。
人防工程结构质量检测报告应独立成册或独立章节,应包含墙、梁、板等构件的结构尺寸、混凝土强度、钢筋保护层厚度、钢筋间距,各构件每千平方米不应少于1个检测点。
设备设施维护
一般规定
人防工程维护管理单位应当配备或者指定管理人员,落实维护管理责任,建立健全工程维护管理制度,完善工程技术档案和维护保养记录。
人防工程防化防护设备维修管理应达到下列要求:
工程结构完好;
工程内部整洁、无渗漏水,空气和饮用水分别符合GB 5749、GB/T 18883的规定;
防护密闭设备、设施性能良好;
风、水、电、暖、通信、消防系统工作正常;
金属、木质部件无锈蚀损坏;
进出口道路畅通,孔口伪装及地面附属设施完好;
防汛设施安全可靠。
防护设备维护
防护门、密闭门维护操作见表19。
防护门、密闭门维护操作
序号 |
项目 |
类型 |
检查内容 |
维护内容 |
建议维护周期 |
1 |
外观 |
日常维护 |
1.检查金属门扇表面、钢筋混凝土门扇包边钢框、钢门框表面、闭锁、铰页、铰页座等表面的油漆和锈蚀情况。 2.对长期处于开启状态的立转式防护托门扇下部,避免门扇下垂变形。 3.检查钢筋混凝土门扇、门框保护层。 4.检查活置式门檻及其配套螺栓是否存放于门扇内面板上或侧墙上,地面和螺栓孔情况。 |
1.若发生表面锈蚀、油漆脱落等情况,应对锈蚀部位应进行除锈处理,除锈工具可为钢刷、砂纸等,之后重新涂防锈漆二道和面漆二至三道:如局部漆层剥落,应补涂油漆。 2.对无支撑的门扇应采取适当方式进行支撑。 3.若钢筋混凝土门扇、门框保护层局部碰坏,应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修补。 应将活置式门槛及其配套螺栓存放于门扇内面板上或侧墙上,地面不平整时可铺设橡胶板或钢板并采取临时固定措施,门槛部位螺栓孔应用螺栓堵塞或涂油保护。 |
1年 |
专业维护 |
应重新涂防锈漆二道和面漆二至三道。 |
1年 |
|||
2 |
门框、门扇 |
专业维护 |
1.检查门扇运转平稳性。 2.检查门扇关闭后门扇与门框的贴合度、密闭性。 |
1.若门扇开关不灵活,不满足启闭力要求时,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调整: 1)上下铰页轴不同心,应调整上下铰页座的垫片。 2)铰页轴与铰页座锈蚀,应除锈清洗、涂油。 3)门扇下垂,应调整铰页。 2.若门扇关闭后门扇与门框的贴合度、密闭性不能满足要求,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调整: 1)门扇上的密闭胶条压缩不均匀,应调整闭锁、铰页的垫片。 2)混凝土门扇与门框的接触面不平整可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修补。 3)闭锁轴或联动闭锁座的垫圈不合适,应调整垫圈厚度。 |
半年 |
表19 防护门、密闭门维护操作(续)
序号 |
项目 |
类型 |
检查内容 |
维护内容 |
建议维护周期 |
3 |
闭锁、绞页 |
专业维护 |
1.检查闭锁、铰页及其传动机构注油情况。 2.检查闭锁盒内是否有堵塞物。 3.检查门轴式铰页的下铰底座内是否有杂物。 4.检查闭锁机构操作的灵活性。 |
1.闭锁、铰页及其传动机构的运动部位均应注油保养。注黄油时可使用黄油枪,油质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在门扇内的机构零部件应重点维护保养。 2.应对闭锁盒内的堵塞物进行清理。 3.应对门轴式铰页的下铰底座内的杂物进行清理。 4.若闭锁启闭不灵活,不满足关锁操作力要求,应按下列方法进行调整: 1)闭锁轴与轴套锈蚀,应除锈清洗、涂油。 2)闭锁轴端锁紧螺母、定位装置过紧,应调整螺母、弹簧或卡子。 3)联动闭锁的连杆变形,应调平调直联杆,连接螺母过紧,应调整螺母。 4)蜗轮蜗杆或齿轮齿条啮合不好,应进行调整。 |
半年 |
专业维护 |
1.检查闭锁、铰页上的各种销轴、垫片(圈)等零件。 2.检查闭锁轴上的密封圈。 |
1.如有丢失、损坏和严重磨损,应配齐或更换。 2.应涂油保养,如有老化或损坏应进行更换。 |
1年 |
||
4 |
密闭胶条 |
专业维护 |
1.检查密闭胶条是否清洁、脱落或老化。 2.检查密闭胶条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密闭胶条的接头。 |
1.密闭胶条应涂滑石粉保护,保持清洁,不准许沾油、涂漆;密闭胶条如有局部脱落,应进行粘贴,老化的胶条应进行更换。 2.密闭胶条的嵌压或固定应均匀、平整,不应拉长、扭曲和松动,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调整或更换。 3.梯形断面密闭胶条应采用45度斜接头,单扇门的接头不应超过两处,双扇门的接头不准许超过6处; P形断面密闭胶条不应有冷接头,接头处宜平整、无明显凹凸。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更换。 |
1年 |
防爆波活门维护操作见表20。
防爆波活门维护操作
序号 |
项目 |
类型 |
检查内容 |
维护内容 |
建议维护周期 |
1 |
外观 |
日常维护 |
1.检查活门的外露金属表面的锈蚀、油漆脱落等情况。 2.检查防爆波活门板与底座板的接触面及风孔是否污损。 |
1.若发生表面锈蚀、油漆脱落等现象,应对锈蚀部位进行除锈处理,除锈工具可为钢刷、砂紙等,之后重新涂防锈漆二道和面漆二至三道;如局部漆层剥落,应补涂油漆,排烟口部的防爆波活门,应涂耐高温、耐腐蚀涂料。防爆波活门除锈涂漆时应将活门板卸下作业以便除锈干净,涂漆全面。 2.防爆波活门板与底座板的接触面及风孔均应保持清洁,如沾有油污烟灰,应清除干净。 |
1年 |
专业维护 |
检查防爆波活门的零件。 |
若有损坏和丢失,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更换和配齐。 |
1年 |
表20 防爆波活门维护操作(续)
序号 |
项目 |
类型 |
检查内容 |
维护内容 |
建议维护周期 |
2 |
底座板 |
日常维护 |
检查防爆波活门上的胶垫、胶管。 |
若防爆波活门上的胶垫、胶管有局部脱落,应进行粘贴;如已老化,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更换。胶垫、胶管表面沾有油、油漆等,应清理干净,并用滑石粉保护。 |
1年 |
专业维护 |
检查活门板关闭后与底座板贴合度。 |
活门板关闭后与底座板贴合不严密时,应按下列方法进行排除: 1)活门板与底座板的接触面,如有杂物,应将其清除。胶垫隆起、脱落、变形、老化时,应进行修理或更换。 2)活门板如有变形,应卸下校平。若变形较大,且又无法校正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更换。 3)铰页座的高度不当,应调整铰页座的垫片厚度。 |
1年 |
||
3 |
功能 |
专业维护 |
1.检查活门底座板闭锁、铰页及其传动机构注油情况。 2.检查悬板式防爆波活门活门板的张开角度。 3.检查悬板式防爆波活门活门板转动或滑动的灵活性。 |
1.闭锁、铰页及其传动机构的运动部位均应注油保养,注黄油时可使用黄油枪,油质应符合设计要求。 2.当活门板的张开角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进行调整。 3.当活门板转动或滑动不灵活时,应按下列方法进行排除: 1)铰页轴与铰页座、导向轴与轴套锈蚀,应除锈清洗和涂油。 2)悬板式活门的铰页轴不同心,应调整铰页及其垫片。 3)压板式活门的开启弹簧锈蚀失效,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更换。 4)悬板下边缘与限位器卡阻,应调整限位器的位置。 |
半年 |
封堵板类维护操作见表21。
封堵板类维护操作
序号 |
项目 |
类型 |
检查内容 |
维护内容 |
建议维护周期 |
1 |
门框、封堵板 |
日常维护 |
1.检查钢门框、封堵板表面的油漆和锈蚀情况。 2.检查门框、门扇的螺栓、螺栓孔是否锈蚀、堵塞。 |
1.若发生表面锈蚀、油漆脱落等情况,对锈蚀部位应进行除锈处理,除锈工具可为钢刷、砂纸等,之后重新涂防锈漆二道和面漆二至三道;如局部漆层剥落,应补涂油漆。 2.应清空堵塞的螺栓孔,螺栓孔应用螺栓堵塞或涂油保护。 |
1年 |
2 |
密封胶条 |
专业维护 |
1.检查密闭胶条是否清沽、脱落或老化。 2.检查密闭胶条的安装是否符合要求。 3.检查密闭胶条的接头。 |
1.密闭胶条应涂滑石粉保护,保持清洁,不准许沾油、涂漆,密闭胶条如有局部脱落,应进行粘贴,老化的胶条应进行更换。 2.密闭胶条的嵌压或固定应均匀、平整,不应拉长、扭曲和松动,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调整或更换。 3.梯形断面密闭胶条应采用45度斜接头,每扇门的接头不应超过两处;P形断面密闭胶条不应有冷接头,接头处宜平整、无明显凹凸。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更换。 |
1年 |
防护通风设备维护
防护通风设备应按表22的要求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人防工程防护通风设备维护要求
部位 |
维护内容 |
建议维护周期 |
通风机 |
1.风机外壳、联轴器、传动皮带、软接、轴承等各部件应齐全,安装牢固,松动、变形等现象应及时修理更换。 2.检查润滑油情况,及时增补润滑油。 3.风机金属表面有锈蚀应先除锈,再刷防锈漆和面漆,保证漆面均匀。机械通风设施每年宜刷一次防锈漆。 4.风机的安全检查。风机的叶轮和传动皮带会对人造成伤害,应要求所有的外露传动皮带有保护盒,外露的风机叶轮应有保护罩,保护盒(罩)破损,须及时修复,以防对人造成伤害。 5.通风机启动运行前,应检查风机固定是否牢固、各部件有无损坏、联轴器连接是否牢固或是皮带连接的松紧程度是否合适、轴承或齿轮箱中的润滑油是否足够等,检查没有问题后方可上电运行。 6.风机启动时特别注意其响声,异常声响必须停机检查叶轮与机壳之间有无摩擦或杂物,排除后才可再启动。 7.每台风机至少上电运行 1 h。若电动机、轴承的温度过高(一般不超过 65 ℃),或风机运转有异常声音或震动,应立即停车检查修理。 8.应按本文件电专业的相关要求,对风机的电控箱及电机进行维护管理。 9.每周应至少开机运转1次~2次,每年至少注一次机油或黄油。 10.每5年进行1次全面检测,测试通风系统的风量和风压,如检修后性能仍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应进行更换。 11.人力、电动两用通风机除按通风机有关规定维护外,每三年还应检查下列项目: (1)检查齿轮、变速箱、离合器、支架、手摇柄或脚踏传动装置及配件完整; (2)检查维护由链轮、链条组成的传动装置,如链条长短不合适应进行调整; (3)检测主动链轮与被动链轮是否在一个平面上; (4)链条和链轮齿是否缺油; (5)人力、电动切换操作正确,人力(手摇或脚踏)运行正常; (6)检查维护电动运行部件及功能。 |
3个月 |
油网滤尘器 |
1.检查油网滤尘器的过滤丝网、外框、固定件及阻力测量管等,部件应完整齐全、固定牢固。有缺失应及时修补,有松动应及时紧固。油槽中有杂物应及时清理。 2.油网滤尘器应定期刷油,防止锈蚀。过滤丝网生锈应及时更换,外框、固定件及阻力测量管生锈,应先除锈,刷两道防锈漆、两道面漆,保证漆面均匀。 3.若发现油网滤尘器积尘过多,或通风阻力达到油网滤尘器终阻力时,应及时拆下清洗并重新浸油。重新安装油网滤尘器时,应将金属网眼大的一侧置于进风侧,并固定牢固。 4.对管式安装的油网滤尘器,如果外壳和盖板连接处的密封垫破损应更换,安装时用螺丝均匀地把盖板固定在外壳上,以免产生缝隙。 5.油网滤尘器清洗操作方法 (1)对于墙壁式安装的油网滤尘器,将每块油网滤尘器从支架上拆下;对于管道式安装的油网滤尘器,打开侧面盖板螺丝,将油网滤尘器抽出; (2)将金属过滤网从内框铁壳上拆下,按滤层顺序摆放; (3)用含碱10%、水温 60℃~70℃ 的水溶液洗去每一片滤网上的油污,再用清水冲净晾干; (4)将金属网按顺序装人内框后,浸上黏性油(10号或20号机油),净淋 3 min~5 min; (5)按孔眼大的一侧位于进风侧的方向,将油网滤尘器安装到滤尘器的框架内。管式安装的滤尘器,安装到管匣内,盖好侧面盖板,均匀锁紧螺丝。 |
1年 |
表22 人防工程防护通风设备维护要求(续)
部位 |
维护内容 |
建议维护周期 |
过滤吸收器 |
1.平时不准许打开过滤吸收器两端的进、出口封堵板,保持密封,以免受潮失效。在平战转换时再打开封堵板,与管道连接。 2.定期对过滤吸收器及其支架进行擦拭、除锈、补漆,更换锈蚀连接件。滤毒室内要保持整洁、干燥,过滤吸收器不能与酸碱、消毒剂和燃料等共同存放。当滤毒室内相对湿度大于75%时,应采取除湿措施,防止过滤吸收器受潮、生锈。 3.各种配件(如连接橡胶短管、卡箍等)均应齐全,放置有序,保持完好;如有老化、失效应及时更新。 4.每5年,检查过滤吸收器是否超过有效使用年限,若过滤吸收器外壳有大的碰伤、穿孔,或两端的盲板破损,应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对已安装的过滤吸收器的性能进行检测评估,达不到使用要求的应进行更换。 |
1年 |
自动排气活门 |
1.检查排气活门的完整性,其外壳、活盘、杠杆、重锤、绊闩等部件如有缺失时应及时修补。 2.擦拭活门各部件上的灰尘、油污,保持超压排气活门清洁。清除阀门腔内及密封面的污垢。 3.检查金属表面,如有锈蚀,应及时除锈刷漆。在杠杆、重锤等活动部件处涂上黄油,以防金属部件锈蚀。 4.检查活盘启闭灵活性,紧固松动的销子、螺栓等连接件,更换老化的密封橡胶密封圈和失效的弹簧、填料等,检查重锤调节是否灵活,绊闩的连接无松动或脱落,对有问题的零部件进行拆卸、清洗,更换老化或损坏的零部件。 5.有条件的工程,排气活门更换重要部件后,或每五年应进行密闭试验,闭锁阀门,加压到1 kPa,在1 min内压力不下降为合格。 6.经维护检修测试后,其启闭灵活性、密闭性仍达不到要求的,应进行报废更换。 |
1年 |
密闭阀门 |
1.检查密闭阀门的完整性,其阀体、操作手柄、锁紧装置等部件不准许缺失。 2.擦拭清理阀门,保持阀体、电机、操作手柄干净。 3.检查阀门与管道连接是否紧密、牢固,若有漏气情况,应及时更换垫片,紧固螺丝。 4.油杯中应注满黄油,运动部件涂满黄油,以保证部件润滑和防止锈蚀。阀体及配件若有锈蚀,应及时除锈刷漆。应先除锈,刷两道防锈漆、两道面漆,保证漆面均匀。 5.检查时,开关阀门1次~2次,检查手柄、阀板等部件的关闭开启情况,若运行时有异常噪声、开关不灵活等应及时维修。 6.手电动密闭阀门应定期检查控制线路、开关箱、电动机等部件的绝缘性能。除手动操作外,还应实施电动运行操作,以便检查阀门是否能正常电动开、关到位,有无异常杂声。重点检查电控元器件的受潮或失控现象,发现问题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7.每5年进行1次全面检测。在完成以上维护保养的项目的基础上,再检查密封面橡胶老化的程度、锁紧弹簧的功效、阀门内部及阀板表面锈蚀情况。有锈蚀应及时除锈刷漆,更换老化的密封橡胶圈、润滑油、失效或损坏的零部件;必要时拆卸减速器,检查内部齿轮、轴承的磨损情况,并按实际需要进行修复或更换。 8.全面检修后,应与口部通风管道一起进行密闭性能检测。经检修维护仍达不到性能要求的,应进行报废更换。 |
半年 |
放射性取样管、尾气取样管、阻力测量管、增压管、气密测量管 |
1.口部各类测量管、取样管及配件应齐全,连接紧密、固定牢固。 2.口部各类测量管、取样管及配件应无锈蚀,如有锈蚀应先除锈,再涂两道防锈漆、两道面漆。 3.放射性取样管、尾气取样管、阻力测量管、增压管管道上的阀门开关灵活,关闭紧密,与通风管道焊接部位密闭不漏气。 |
半年 |
表22 人防工程防护通风设备维护要求(续)
部位 |
维护内容 |
建议维护周期 |
超压测量装置 |
1.超压测压管、测量装置、阀门、软管等应齐全。 2.挂墙的测量装置(如U形管测压计等)安装牢固,桌面式测量装置(如微压差计)摆放平稳。 3.超压测压管内外通畅、管内无杂物,中途不漏气,阀门关闭严密。 4.超压测压管及附件无锈蚀,软管老化应更换。 |
半年 |
口部通风管道 |
1.金属风管、通风短管及金属支吊架、法兰如有锈蚀,应及时除锈、刷漆。 2.口部密闭段通风管道与设备连接应紧密,如发现法兰垫片老化漏风,应更换垫片,法兰垫圈采用整圈无接口密封圈。 3.口部密闭段通风管道、穿墙短管如有破损、变形,应及时维修。 4.口部密闭段通风管道应每3年进行一次气密性检测,发现管道漏气问题应及时整改。如管道锈蚀严重或整改仍无法满足要求时,应予以整体更换。管道更换时,采用不小于3 mm厚的钢板焊接制作,焊接连接。管道内外壁防腐,管道应按0.5%的坡度坡向室外。 |
1年 |
给水排水设施维护
人防工程给水排水设施维护操作指引见表23。
人防工程给水排水设施维护操作指引
部位 |
维护内容 |
建议维护周期 |
防爆地漏和防爆波清扫口 |
1.防爆地漏和防爆波清扫口应定期清扫杂污。 2.防爆地漏应定期检查,保证防爆地漏开启和密闭功能正常,防爆地漏平时处于开启状态,战时逆时针旋紧后密闭,防止冲击波、毒气进入防护区。 3.防爆地漏和防爆波清扫口长期使用发现零件锈蚀或密封胶垫老化时,应更换并保养。 |
1年 |
给水排水设备及管道 |
1.不允许平战转换的战时给水排水管道、管件及金属支吊架,如有锈蚀,应及时除锈、刷漆。 2.不允许平战转换的战时水泵、阀门,应定期检查,如有零件锈蚀、法兰垫片老化,应更换并保养。 |
1年 |
电气设备维护
电气设备应按表24的要求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电气设备维护要求
部位 |
维护内容 |
建议维护周期 |
低压配电柜、控制柜 |
1.检查进线、母联开关运行电流符合正常运行范围;检查各转换开关、各指示灯显示状态正常;检查断路器、多功能仪表、电压/电流指示表、电流互感器、熔断器等电器元件外观良好,无异常声响和异常气味;检查接地线,可靠接地。 2.检查主回路连接线接头和接线柱应无松动、发热和变色现象;检查绝缘件无裂纹和破损;检查母排无碳化、变形等。 3.检查控制回路联接线应无松动脱落现象;空气开关、接触器等动静触头应无断裂、烧蚀或接触不良等现象;电磁铁线圈外表的绝缘以及机械部件的动作是否可靠。 4.检查柜内是否清洁,用软刷或吹风(不能用压缩空气)清除插件和全部零件的积尘。 |
1个月 |
表24 电气设备维护要求(续)
部位 |
维护内容 |
建议维护周期 |
低压配电柜、控制柜 |
1.对不送电使用的配电装置进行一次检查和维修保养。 2.进行一次接地电阻测试。 |
半年 |
1.进行一次绝缘检测,用500 V兆欧表,测量开关电器连同所连电缆及控制回路的绝缘电阻应大于0.5 MΩ。 |
3年 |
|
蓄电池 |
1.检查蓄电池壳、盖,发现鼓胀、漏酸等及时更换。 |
1个月 |
1.对使用的蓄电池组进行一次人工维护性放电。放电时,应把市电断开,观察电池电压到适当时候(约70%)再重新合上市电充电。 2.对不使用的蓄电池进行充放电一次,保持电池性能完好。 |
3个月 |
|
三种通风方式信号控制系统 |
1.对经常使用的三种通风方式信号控制系统进行一次系统测试。 |
1个月 |
1.对不经常使用的三种通风方式信号控制系统进行一次系统测试。 2.清除三种通风方式控制系统线路、控制箱、音响信号显示器、防护按钮、插座箱等设施上的灰尘、杂物。 |
半年 |
|
电机 |
1.启动电动机一次,运行时间半小时以上,检查电动机的运行温度和声音是否正常。 |
1个月 |
1.检测水泵电动机的绝缘电阻,用500 V兆欧表测量电动机绕组绝缘电阻值,应≥0.5 MΩ;电动机控制回路绝缘电阻值,应≥1 MΩ。 |
半年 |
|
电缆 |
1.每年巡视一次敷设在电缆沟、竖井、桥架、管道内的电缆。并对电缆沟、竖井、桥架内的杂物进行清扫。 2.检查电缆线路各处防火、密闭封堵是否严实有效。 |
1年 |
1.检测电缆绝缘电阻,使用1 kV兆欧表,测量电缆绝缘电阻值应大于0.5 MΩ。 |
3年 |
|
系统接地 |
1.测量1次工程接地电阻,接地电阻值应满足设计要求。 |
1年 |
1.检查防静电接地装置连接是否牢固可靠。 |
2年 |
参考文献
[1]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 GB 50225 人民防空工程计规范
[3] 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4] FK01~02 防空地下室通风设计(2007年合订本)
[5] RFJ01-2008 人民防空工程防护设备选用图集
[6] 07FD02 防空地下室电气设备安装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19 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8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地址:寒溪路19号 联系人:程香 电话 027-53083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