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民法典宣传月”普法知识问答(第二期)

信息来源:鄂州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日期:2025-05-19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  )、保护生态环境。

  A.节约资源

  B.提高效益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  )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A.十五周岁以上

  B.十六周岁以上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法人以其(  )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A.全部

  B.部分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依法负担被监护人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  )负担的义务。

  A.不必继续履行

  B.应当继续履行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因意外事件,下落不明满(  ),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该自然人死亡。

  A.二年

  B.四年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  )。

  A.风俗习惯

  B.公序良俗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  )不存在。

  A.自始

  B.自娩出时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  )承受。

  A.法人

  B.法定代表人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因发生突发事件等紧急情况,监护人暂时无法履行监护职责,被监护人的生活处于无人照料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地的(  )应当为被监护人安排必要的临时生活照料措施。

  A.民政部门

  B.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物权。物权是权利人依法对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权利,包括(  )。

  A.所有权、占有权和担保物权

  B.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

  第一期答案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为了保护(  )的合法权益,调整(  ),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A.民事主体;民事关系

  B.经济主体;经济关系

  答案:A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从(  )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A.8周岁

  B.出生时

  答案:B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无法区分的,以(  )承担。

  A.个人财产

  B.家庭财产

  答案:B

  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自然人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居所为住所;经常居所与住所不一致的,(  )视为住所。

  A.经常居所

  B.户籍登记地

  答案:A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监护人应当按照(  )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A.最有利于被监护人

  B.尊重被监护人意愿

  答案:A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民法调整(  )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A.合同主体

  B.平等主体

  答案:B

  7、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  )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  )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

  A.二十周岁;二十周岁

  B.十八周岁;十八周岁

  答案:B

  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  ),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A.民事责任能力

  B.民事行为能力

  答案:B

  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父母对未成年子女负有(  )、教育和保护的义务。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A.扶养

  B.抚养

  答案:B

  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  )其内容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

  A.相对人听到

  B.相对人知道

  答案:B

网站地图 网站标识码:4207000019 鄂ICP备05017375号   鄂公网安备 42070402000198号
主办单位:鄂州市国防动员办公室
地址:寒溪路19号 联系人:程香 电话 027-53083218